牛皮癬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皮膚病,其特征是在紅斑上反復出現多層銀白色干燥鱗屑,剝去鱗屑有明顯的出血點。中醫古稱之為“白疕”,古醫籍亦有稱之為松皮癬。其特征是出現大小不等的丘疹,紅斑,表面覆蓋著銀白色鱗屑,邊界清楚,好發于頭皮、四肢伸側及背部。
中醫治療牛皮癬
中醫治療以中藥膏為先,藥性可透過皮毛腠理由表入里,通過熱力更能將藥物滲透到病灶達到治療的目的;目前最常用的是外用軟膏,其有效成分能徹底殺滅真菌,而且可有效滲透到深層皮膚。
治療牛皮癬的中藥配方一:血熱型配方
血熱型牛皮癬患者多見于進行期,發病急,有點滴狀紅斑丘疹,新疹不斷出現,舊疹不斷擴大,炎癥侵潤明顯,膚屑由少到多,癢,抓破后有皮損。
中藥配方藥:公英、紫英、丹皮、赤芍、麥冬、黃連、土茯苓、生地等。
治療牛皮癬的中藥配方二:膿皰型配方
膿包型牛皮癬患者常發于進行期,有濕毒內蘊而郁結于血分。病程稍長,皮疹鮮紅,皮損處有密布的針頭或粟米大的膿包,有鱗屑、膿包1-2周后干燥結痂。
中藥配方藥:黃連、黃柏、公英、地丁、虎杖、銀花、連翹、土茯苓、野菊花等。
治療牛皮癬的中藥配方三:血瘀型配方
血瘀型牛皮癬患者多見于靜止期,病程較長。皮疹為斑塊狀、色暗紅、鱗屑較厚,成銀白色,多發于女性及關節部,很少有新疹發生,但頑固難治,部分患者瘙癢明顯。
中藥配方藥:桃仁、丹參、紅花、生地、丹皮、薏米、土茯苓、川牛膝、黃柏、虎杖。
治療牛皮癬的中藥配方四:血燥型配方
血燥型牛皮癬患者多見于消退期,病程較久的患者,紅斑塊呈彌漫擴散、上有多量的糖砒樣或大片鱗屑不斷脫落、甚癢。
中藥配方藥:當歸、生地、白芍、麥冬、蘆根、首烏、白癬皮等。
西醫治療牛皮癬
西醫治療牛皮癬在臨床也取得了一定的療效,也有不少患者為減輕病痛的折磨,快速的看到治療的效果而選擇西醫。由于西醫治療的出發點主要是從皮膚的表面上消除癥狀,避免病情加重或者惡化,很多時候是無法根治的,相對而言副作用較大。
目前西醫的治療方法大體有以下幾種:
西醫治療方法一:類固醇激素法。皮質類固醇激素軟膏(霜)外用已有20年歷史。強效類固醇激素軟膏(霜)外用清潔、見效快,但停藥易復發,長期使用副作用增多。(見效快但長期使用會產生耐藥性且無法根治牛皮癬)
西醫治療方法二:抑制DNA類藥物。這些藥物常用的有:氟脲嘧啶制劑、1%-氟脲嘧啶(S-Fu)凝酸、氨甲蝶呤制劑、乙雙嗎啉制劑、蒽林。(副作用大且無法根治)
西醫治療方法三:光線療法(UVB)。有家庭光線療法和光化學療法。是在醫生專業指導下用B型紫外線(UVB)來治療泛發型的或局部頑固型的牛皮癬皮損。(副作用較小但無法根治)
西醫治療牛皮癬方法四:抗腫瘤藥物。由于牛皮癬的病理變化是表皮細胞增殖,所以以往都注重使用能抑制細胞增殖的抗癌藥物。(有副作用且相關藥物價格昂貴,停藥后病情有較多復發)
西醫治療方法五:免疫制劑。有免疫抑制劑和增強免疫力制劑。(一般無明顯副作用,但相關藥物價格非常昂貴,停藥后病情較易復發,患者可依據自己的經濟實力量力而行)
西醫治療方法六:干擾素治療。牛皮癬患者有多種免疫異常,因而可采用免疫調節療法。(有較小副作用,相關藥物價格昂貴,停藥后病情有較多復發)
西醫治療方法七:維生素。維生素A(Retinoids)、維甲酸、依曲替酯、維生素K4、骨化三醇與鈣泊三醇及維生素C治療。(有些維生素不適合孕婦和高血壓患者,要慎用。治愈后有較小復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