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常型牛皮癬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類型。初起為紅色丘疹或斑丘疹,以后逐漸擴大或相互融合,形成邊界清楚的斑片,表面覆蓋銀白色鱗屑,輕輕刮除鱗屑后顯露光滑的薄膜,再刮后可出現多個細小出血點。上述鱗屑,薄膜和點狀出血是該病的三大臨床特征。該病可發生于身體的任何部位,呈對稱性分布,好發于膝、肘關節伸側和頭部,少數病人的指(趾)甲呈點狀(頂針狀)凹陷。臨床上有急性進展期、靜止期和消退期。
尋常型銀屑病皮損從發生到最后消退,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進行期、靜止期、消退期。
①好發部位:頭皮、叫肢伸側、膝時對稱發生;
②皮疹特點:銀白色鱗屑,薄膜現象及點狀出血;
③特殊的病理改變,病程慢性,多為夏輕冬重,反復發作而易診斷。
④銀屑病甲改變(指、趾)甲呈頂針樣點狀凹陷,或失去光澤、變形、肥厚、剝脫等。
尋常型牛皮癬的癥狀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尋常型牛皮癬的小腿部皮損:皮損易浸潤肥厚,伴苔癬樣變,頗似慢性濕疹。
2、尋常型牛皮癬手心和腳心部皮損:皮損出現明顯的角化斑片,中央厚、邊緣薄,也可能伴有白色鱗屑或點狀凹陷,有時因皮損較厚會形成條狀皮膚裂隙。
3、尋常型牛皮癬頭部皮損:這種情況常在尋常型牛皮癬早期出現,常生于發際,有時候也會融合成片,布滿頭皮。這一發病部位的鱗屑較厚、毛發呈簇,有時覆有黃色厚痂,應注意與脂溢性皮炎的區別。
4、尋常型牛皮癬的屈側皮損:皮損分布以屈側為主的病患約占總患病人數的2。8%~6%。皮損主要累及腹股溝、腋窩等其他屈曲部位,一般鱗屑較少、表面光滑、邊界清楚。
5、尋常型牛皮癬的面部皮損:皮損大多呈點滴狀丘疹或指甲大小的紅色斑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