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指甲是定植在甲板、甲下的真菌在甲受輕微外傷后進入甲板進行生長繁殖,它們一方面將甲組織作為營養源,另一方面破壞甲的正常結構,造成成各種主觀及客觀的甲損害。家族史、潮濕環境、營養不良、免疫低下等為易感因素,外傷、特別是不當的美甲、應用公共修甲工具、穿公共拖鞋等可感染該病。
灰指甲發病原因
糖尿病、免疫低病人易患病,甲損傷為誘發因素,特別是美甲時對甲板及甲小皮的損傷常為致病菌的入口。致病真菌為皮膚癬菌(毛癬菌屬、表皮癬菌屬、小孢子菌屬)、念珠菌(假絲酵母菌)及非皮膚癬菌類真菌。[1]其中,紅色毛癬菌為最常見,須癬毛癬菌、指間毛癬菌、絮狀表皮癬菌、犬小孢子菌等皮膚癬菌占第二位。念珠菌屬最常見的為白色念珠菌,其它種如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也可致病。除此之外,柱頂孢、曲霉、青霉、帚霉、鏈格孢霉、鐮刀菌等絲狀真菌也可引起甲真菌病。
發病機理,定植在甲板、甲下的真菌在甲受輕微外傷后進入甲板進行生長繁殖,它們一方面將甲組織作為營養源,另一方面破壞甲的正常結構,造成成各種主觀及客觀的甲損害。家族史、潮濕環境、營養不良、免疫低下等為易感因素,外傷、特別是不當的美甲、應用公共修甲工具、穿公共拖鞋等可感染該病。
不同類型的灰指甲不同的發病原因:
1.遠端甲下甲真菌病(Distal subungual onychomycosis)致病真菌由甲遠端侵入,沿著遠端甲下甲床至甲下甲板。表現為甲板混濁、變色、增厚,甲床下角質增生導致甲下碎屑堆積。病變自甲遠端開始,逐漸向近端發展。
2.近端甲下甲真菌病(Proximal subungual onychomycosis)致病真菌自近端侵入,從甲根部向遠端生長。常表現為近端甲板不平、增厚,有時會出現顏色改變。該型常發生于免疫低下患者。
3.淺表白甲型甲真菌病(White superficial onychomycosis)致病真菌自甲板表面侵入,常形成白色島嶼狀損害,嚴重者至全甲板變白、表面失光澤、鱗屑等改變。
4.甲內型甲真菌病(Endonyx onychomycosis)指由真菌引起的甲板內部的感染。臨床上受侵甲板呈彌漫性顏色、質地等,如乳白色、青灰色,甲板表面無角化表現。
5.全甲破壞型(Total dystrophic onychomycosis)上述各種類型的甲真菌病未經過治療,最終均可發展為全甲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