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據我國衛生部門首次對男性同性戀調查顯示,在這部分人群中有80.6%的人認為自己沒有感染上艾滋病的危險性或感染上艾滋病的危險性很低。專家認為,這說明該人群防治艾滋病的意識不強,防艾知識極其匱乏。
由黑龍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
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合作, 共同承擔了關于男性同性戀者人數估計與HIV流行形勢分析的科研課題已啟動十年。
有關基因染色體的缺失或變異,是同性性取向產生和決定因素。該項目的負責人之一黑龍江省疾病控制中心研究員吳玉華說:此次研究調查所得數據適用于全國。
吳玉華認為,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絕大多數男性同性戀者也同時是雙性戀,而他們實際上又大都同女性組成婚姻家庭。數據顯示,這部分人群中12.6%的人為已婚,有17.4%的被調查者認為自己是雙性戀,男同性戀人群將作為橋梁人群將艾滋病傳播給自己的配偶和孩子。因此其傳播的隱蔽性和危險性也就越大。為加劇了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擴散的危險。
由于男性同性戀為艾滋病三大高危人群之一,因此艾滋病知識普及有尤為重要。然而調查顯示,這個人群對防艾知識大部分從電視、收音機、報紙、雜志中獲得,而從醫務人員中獲得僅占16.6%。專家認為,由此可以看出,醫務人員宣傳艾滋病的力度遠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