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
抑郁癥是一種發病率較高的精神方面的疾病,發病病因及病理機制目前在臨床上尚不清楚。一般
抑郁癥患者的癥狀常見于情感上的精神障礙,雖然中醫對
抑郁癥沒有明確的病名,但張仲景在他的《金匱要略》和《傷寒論》中對此病有過許多描述。
【北京中醫藥大學 教授李峰】
張仲景對抑郁癥認識是非常獨特的,他是一種形神合一的觀點來看待這個疾病,因此抑郁癥這個癥狀雖然紛繁復雜,但是從中醫角度來看,它只是癥狀,而它的產生是和臟腑功能失調,和氣血虧虛有關。
【解說】臟腑功能失調,就會影響到人的情緒,很多
抑郁癥患者就是由于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對一切事物失去了興趣,而造成了心情低落,思維遲緩。
抑郁癥在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主要有煩、躁、
失眠等三種癥狀。
【北京中醫藥大學 教授李峰】
那么煩呢,病人經常表現為就是心境特別低落,而且容易著急,發脾氣,那么前一段有個病人來看病的時候就說哎,啊、不知道怎么心里煩,老有無明火,稍微有點小事,別人本來沒有什么事,他就忍不住要發脾氣了,那么張仲景認為這種煩是跟肝膽功能失調有關,如果病人還兼有郁悶做噩夢,或者是害怕這種感覺,就可以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進行治療。
【解說】對一些抑郁癥患者經常出現的動不動就憂慮委屈、不愿意做任何事情、以及莫名其妙想哭的癥狀,張仲景認為這些也都與病人五臟平衡的失調有關。
【北京中醫藥大學 教授李峰】這時候呢張仲景稱之為臟躁,認為心肝血虛所導致的,那么他所用方劑也很有趣,是一個像食品一樣的叫甘麥大棗湯,用的藥是甘草小麥和大棗。那么甘草能夠和中緩急,小麥可以養心和肝,而大棗可以補氣和血,這三個藥擱在一塊可養血安神,除煩,效果也是非常好的,很多病人吃完以后就覺得這種委屈,想哭啊,莫名其妙地想哭這種感覺都沒有了。
【解說】中醫在治療抑郁癥時多從調理病人的肝,心、脾,肺、腎五臟入手。失眠是抑郁癥患者的主要癥狀,這些調理五臟功能的方法,就是要保證抑郁癥患者有充足的睡眠時間。
【北京中醫藥大學 教授李峰】張仲景在這方面有非常多有效的方子,比方說有些病人,他因為過度勞累,心血暗耗而導致“虛勞虛煩不得眠”的,仲景的酸棗仁湯非常有效,而有些病人在睡前非常焦慮、煩躁,反復顛倒,怎么都睡不著,這時候仲景用梔子豉湯治療,梔子可以清心除煩,而豆豉呢可以宣透解郁,這兩種藥合起來效果也是非常好的,能很有效緩解病人焦慮的情緒。
【解說】人的心理和生理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抑郁癥患者在身體治療的同時也一定要樹立治療的信心。
【北京中醫藥大學 教授李峰】其實呢,
治療抑郁癥最難的是病人對自己沒有信心,他老懷疑
抑郁癥是否能好,經常來問大夫,我這個
抑郁癥是永遠好不了,是不是老得犯,實際上根據仲景看法是形神合一的,因此我們經常說,你看你
感冒了,咳嗽,咳嗽能不能好,咳嗽你吃藥就好了,那么
抑郁癥,它表現也是個癥狀,只要按照仲景方法把臟腑、氣血調和順暢的話,
抑郁癥同樣是可以
治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