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思清用于治療精神分裂癥。在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短期(4周和6周)對照試驗中確立了博思清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療效。
博思清(阿立哌唑)對部分多巴胺D-2受體有激動作用及對5-HT-2A受體的拮抗作用,故錐體外系統副作用發生率較低。Nordstrom等研究藥物對錐體外系的影響證實,經典抗精神病藥物EPS發生時,在紋狀體D-2受體占有率在80%左右,而Yokoi等研究,博思清(阿立哌唑)劑量增加至30mg/d時,殼核D-2受體占有率達到95%,也未見發生EPS,說明博思清(阿立哌唑)有其獨特的藥理特性,故EPS發生率較低。
國內有些研究符合Yokoi等人的觀點,在博思清(阿立哌唑)的臨床應用過程中均未出現錐體外系副作用。但有些研究則不盡然,與只有當該藥物增至90mg/d時,靜坐不能發生率才增加的觀點不符。這就提示盡管該藥錐體外系副作用發生率較低,但在某些患者則仍有較易發生的可能性。
有的學者用博思清(阿立哌唑)與利培酮對照治療精神分裂癥,前者自5mg/d開始,每周增加5mg/d,最大量15~30mg/d;后者則為1mg開始,每周增加1~2mg/d,最大量3~6mg/d,療程8周。結果錐體外系副作用發生率利培酮(14/34)明顯高于博思清(阿立哌唑)(6/34)(P<0.05)。有人也用博思清(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1周內藥物加至20~30mg/d,后者則為3~6mg/d,療程8周。發現博思清(阿立哌唑)20例(20/44)出現錐體外系副作用,明顯低于利培酮的33例(33/45)(P<0.05)。
有的學者單用博思清(阿立哌唑)治療女性首發精神分裂癥,首次劑量10mg/d,次日20mg/d,酌情增量,最大30mg/d,療程6周。結果出現錐體外系副作用17例(17/42)。通過以上研究發現博思清(阿立哌唑)所致的錐體外系副作用以靜坐不能、震顫,肌強直等表現為主,且癥狀輕微,特別適用于不能耐受其它抗精神病藥物所致錐體外系副反應者,但也有人報道出現扭轉痙攣表現者(1/35)。
上述資料說明,在用博思清(阿立哌唑)的過程中,仍存在發生錐體外系副作用的可能,應提高警惕,該副作用多發生在治療初期,起始量較小,緩慢加量,發生率較低;起始量較大,加量過快或劑量較大時,發生率較高。從而提示在用博思清(阿立哌唑)治療時,仍應開始低劑量,緩慢遞增,達中等劑量為宜,確保臨床用藥的安全。
百濟藥師提醒:大家購買博思清(阿立哌唑)進行疤痕治療時,請認準國藥準字批號,謹防上當受騙,導致病情治療延誤。如果您想了解更多關于博思清(阿立哌唑)療效、適應癥、說明書、生產企業、性狀、用法用量、批準文號、有效期禁忌癥及其價格等信息,可撥打的全國免費藥師服務熱線,我們將有專業的藥師指導你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