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一直是女性發生
抑郁癥的相對高危期,尤其是對那些有
抑郁癥既往史的女性而言。流行病學研究顯示,約有10%~16%的孕婦達到重癥
抑郁癥的診斷標準,而有焦慮障礙的患者約為20%。
妊娠期的抗抑郁治療無疑是一個兩難的處境。一方面,不控制抑郁癥狀會影響胎兒胎盤功能,從而引發早產、流產、胎兒生長發育遲緩等圍產期問題;但另一方面,妊娠期應用抗抑郁藥又可能導致胎兒畸形、新生兒中毒(如戒斷綜合征、心理異常)等問題。此外,由于懼怕藥物的不良反應而突然停藥的話,孕婦將會面臨諸如抑郁復發等臨床問題。
已有大量的綜述研究顯示,在所有抗抑郁藥中,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如
氟西汀、
舍曲林、
西酞普蘭等)的致畸風險較小,因此目前是妊娠期
抑郁癥治療的首選藥物。關于文拉法辛、米氮平、丁氨苯丙酮、依他普侖、
度洛西汀等藥物的安全性資料尚非常有限。幾乎所有的抗抑郁藥都存在戒斷綜合征的問題,但多為自限性,且預后良好。至于抗抑郁藥對妊娠
抑郁癥患者所生育子女的神經發育遠期影響當前還研究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