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怕臟反復洗手;有的人走路時總喜歡數(shù)路燈;有的人出門后,一定要回去再確認一下房門是否鎖牢,這些都屬于強迫現(xiàn)象,不過這些人的動作和思維并不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也不會因此而產(chǎn)生焦慮,仍屬正常心理的范疇。而強迫癥患者的強迫現(xiàn)象則會嚴重影響他們的工作學習和日常生活,維持時間也比較長,患者常為之痛苦焦慮。
強迫癥是一組以強迫癥狀(主要包括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神經(jīng)癥。80%的強迫癥在25歲以前發(fā)病,男性患者比女性要多。強迫癥患者與其父母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過分嚴格刻板、及追求完美無缺的生活模式有著重大關系。我們要求孩子從小養(yǎng)成認真細致的生活習慣這是正確的,但不能過分和極端。日常的生活處事都應該與隨和、靈活的作風相結合;疽c是適應社會,與大多數(shù)人的心理特點一致,不可嚴重偏離,一旦發(fā)現(xiàn)強迫性格缺陷,必須赴醫(yī)學神經(jīng)?崎T診積極糾治。
強迫癥的治療沒有想象中那么難,真的讓人覺得難的是求助者不相信自己會好的信念。一方面為擺脫痛苦而尋求幫助及治療,另一方面又深信自己不能康復,在治療的同時與心理咨詢師對抗。 難以治愈的重要原因在于他們多年習以為常的負性思維及行為模式。他們痛苦于那種不良的思維反應模式,卻又習慣并依賴于那種模式,導致治療起來的難度加大。
強迫癥患者要通過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調節(jié),來提高自我治療效果,要注重以下幾點:
首先,不要把強迫癥當成“病”。在潛意識里大家理所當然的都會認為“病人”是需要特殊照顧的,而且“病人”在得病期間也是不能很好的工作學習的,只有自己的病完全好了,才能過上正常人的生活,才能正常的工作學習。受心理問題困擾的朋友一旦給自己貼上“病”的標簽,認為自己是一個“病人”,潛意識中就會認為很多事情自己是不能做好的,然后很多不能完成的目標,沒有做好的事情,很自然的就給自己找個合理的理由。強迫癥康復第一步就是給自己去掉“病”的標簽。
其次,不要過分看重結果。雖然不可能每一個人都會經(jīng)歷強迫癥,但大部分人會對困擾強迫癥患者的焦慮緊張、恐怖、抑郁等情緒有深切體會。實際上真正困擾強迫癥患者的也正是這些負面情緒;颊卟粦^分在乎自我形象,不要過于追求完美,要學會順其自然。強迫癥的特點是喜歡琢磨,一個芝麻大的事情往往會想出天大的事來。因此在思考問題時,要學會接納他人、不要鉆牛角尖,要學會適應環(huán)境而不要刻意改變環(huán)境。為所當為做事情要抱著一種欣賞、感受、體驗快樂的心情和熱情重視過程不要過分重視結果。
最后,強迫癥患者應轉移注意力,多做自己喜歡的事,對自己的個性特點和所患疾病有正確客觀的認識,對現(xiàn)實狀況有正確客觀的判斷。丟掉精神包袱從減輕不安全感學習合理的應激處理方法,增強自信,以減輕其不確定感不好高騖遠,不過分追求精益求精,以減輕其不完美感。家人、朋友對患者既不姑息遷就,也不橋枉過正鼓勵患者積極從事有益的文體活動,使其逐漸從強迫的境地中解脫出來。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自我調整是解決強迫癥的一種簡單的途徑,與其整天糾纏在一些無聊的思維行為里,倒不如體驗輕松快樂,享受生活的幸福和美好。強迫性格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在兒童期和青少年期必須及早識別,并進行醫(yī)治。在心理咨詢師的正確指導下,積極配合,盡早解除痛苦,擺脫強迫癥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