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小兒腦癱估計很多人都不會覺得陌生,因為這種疾病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是比較常見的,而且小兒腦癱給患兒的健康成長帶來了非常大的障礙,所以對于這種疾病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視,那么小兒腦癱的表現都有哪些呢?
小兒腦癱的癥狀表現還是有很多的,以下就是小兒腦癱常見的一些癥狀:
常見癥狀1:聽力障礙
專家稱,有部分患兒聽力減退甚至全聾,以新生兒患高膽紅素血癥引起的手足徐動型患兒最為常見。多數對高音頻的聽力喪失,需作腦干聽覺誘發電位測定才能被察覺。
常見癥狀2:視力障礙
約有半數以上的腦癱患兒伴視力障礙,最常見者為眼球內斜視和屈光不正,如近視、弱視等。少數有眼震,偶為全盲。偏癱患兒可有同側偏盲,視覺缺陷可影響眼手協調功能。
常見癥狀3:精神發育遲滯
根 據報道,約有2/3以上的患兒智能落后,其中約50%患兒有輕度至中度智能落后,約25%為重度智能落后,痙攣型四肢癱及強直型腦癱者智能常更差。手足徐 動型患兒智能嚴重低下者極少,腦癱患兒的智能低下除因大腦受損所致外,還常與合并視、聽覺,認知功能和語言等障礙有關。
常見癥狀4:肌張力和姿勢異常
小 兒腦癱的癥狀還表現為肌張力增高,肌張力低下,肌張力高低變化不定。常有異常的姿勢反射,這是由于原始反射和異常的肌張力影響所致。例如,患兒頭和四肢不 能保持在中線位上,或呈現弓狀反張,或為四肢痙攣,典型的痙攣模式就是由于肌肉牽張反射亢進,使某些特定的肌張力增高,動作不協調。
常見癥狀5:中樞性運動障礙
小兒腦癱的中樞性運動障礙,主要表現為運動發育落后,如患兒抬頭、翻身、坐和四肢運動發育落后或脫漏。自主運動困難,動作僵硬,不協調,不對稱,出現異常的運動模式或聯合反應和不自主動作等。
以上就是小兒腦癱比較常見的五種癥狀表現的介紹,專家提醒廣大家長在護理兒童的時候如何孩子出現以上的表現,那么就要引起重視及時到孩子診斷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