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媒體9日報道說,全球首種用于改善人腦記憶的藥物即將投入研發,有望給早老性癡呆癥患者帶來福音。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絡版報道,科研人員通過老鼠迷宮試驗,已在老鼠體內發現一種影響記憶的基因,抑制這種基因活動可以提高老鼠記憶力,反之則會降低老鼠記憶力。
加拿大麥基爾大學研究人員莫羅·科斯塔-馬蒂奧利博士介紹說,這種基因決定著蛋白質eIF2a的產生,而這種蛋白質通常情況下控制著記憶。科研人員認為,這種基因也存在于人體內。
科斯塔-馬蒂奧利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分子》雜志上。他在文中指出,科研人員希望找到能夠鎖定并抑制這種基因的分子,從而可以最終研制出用于改善記憶的藥物。
他說:“如果研制出這樣一種藥物,早老性癡呆癥等記憶相關疾病的患者就可以獲得一種新的治療方法。盡管這樣的藥物不能治愈這種疾病,但它可以改善記憶丟失的癥狀!
《每日電訊報》網絡版報道說,迷宮試驗中,科研人員訓練老鼠穿越水中迷宮尋找一個隱蔽的平臺。幾天后,科研人員發現,這種基因受到抑制的老鼠找到目標的速度比普通老鼠有顯著提高。
“一個人讀一頁書,可能需要閱讀好幾遍才能把它記住,”科斯塔-馬蒂奧利說,“一個人如果具備了那些老鼠一樣的能力,就能馬上記住那些信息!
早老性癡呆癥又稱為阿爾茨海默氏癥,是一種以進行性認知障礙和記憶力損害為主的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目前醫學上還沒有有效治療手段。在發達國家,早老性癡呆癥已成為僅次于心臟病、癌癥和中風的第四大奪命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