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行為障礙是一種睡中異常障礙。睡中異常包括一組在睡眠中發(fā)生的行為、情緒、認知、夢和自主神經系統(tǒng)的非期望性事件,這些事件可出現在入睡過程中、睡眠中或覺醒過程中。而RBD是在REM睡眠期出現的、常常和噩夢相關的、可導致患者受傷和(或)睡眠中斷的異常行為。
睡眠行為障礙常見的主訴是與睡眠相關的受傷,受傷的發(fā)生通常和令人明顯警覺、不快、充滿動作反應和暴力性的夢境有關,如與不熟悉的人或動物對抗、被攻擊和追趕等。在典型情況下,患者會在RBD發(fā)作結束時很快清醒,表現非常警覺,敘述的夢境是一個比較完整的故事,其夢中的動作與觀察到的睡眠行為相一致。
睡眠行為障礙患者與睡眠夢境相關的行為表現豐富多樣,包括講話、大笑、喊叫、哭泣、咒罵、做手勢、伸手、抓握、上肢連續(xù)打動、拍擊、拳擊、踢腿、坐起、躍下床、爬行和奔跑等。行走非常少見,離開房間的情況尤其罕見,但如果發(fā)生可能會導致意外。
睡眠行為障礙發(fā)作時患者眼睛通常保持閉合狀態(tài),患者做出的是夢境中的動作而非對現實環(huán)境的動作反應,這是導致睡眠行為障礙中受傷發(fā)生比率高的主要原因。
Toronto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確定了與帕金森氏癥和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密切相關的嚴重睡眠障礙的一個潛在病因。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John Peever博士說:我們的研究是第一次建立一個與人類的REM睡眠行為障礙(RBD)的相關聯(lián)的可能性,這很重要,因為60%至80%的診斷為RBD的人隨后進展為帕金森氏癥或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該研究發(fā)表在《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
快速動眼睡眠行為障礙(RBD)最常見的特征是在做夢睡眠(也稱之為快速動眼睡眠)中發(fā)生劇烈的運動。患有睡眠行為障礙的人不能體驗正常的肌肉松弛,而這種肌肉松弛可防止他們做夢,他們還經常由于快速的、強有力的運動傷害到自己或傷害到與他們同床的配偶。在某些情況下,病人需要被固定在床上,以防止嚴重傷害他們自己或他們同床的配偶。
Peever的團隊重點研究了睡眠行為障礙的遺傳的原因,因為這種疾病的根本原因是未知的。有證據表明,減少大腦抑制可能會導致睡眠行為障礙,所以Peever的團隊利用遺傳性的減少大腦抑制的小鼠,然后記錄他們的睡眠和肌肉活動。
發(fā)現,減少大腦抑制的小鼠的活動就像RBD的患者,而且它們在REM睡眠時會猛烈的運動。該聯(lián)系有力地表明,睡眠行為障礙患者可能有大腦抑制的受損。還發(fā)現,通過應用氯硝西泮可使在小鼠的睡眠行為障礙癥狀緩解,該藥用于治療人類睡眠行為障礙。
研究強調了明確睡眠行為障礙原因的重要性,因為60%至80%的睡眠行為障礙患者在后來會進展為帕金森氏癥。 治療RBD直接意味著,理解并可能治療帕金森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