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腎病患者常關注自己尿蛋白和潛血的指標,這兩項指標一般服用一些對癥的藥物后都可能明顯下降,然而這時候腎病患者不能松懈治療,只有指標穩定地控制才能說明治療方案真達到治療目的了。
許多
腎病患者,初期可能不重視腎病的嚴重性,往往采用口服激素、雷公藤等藥物來控制尿蛋白、潛血。剛開始治療效果還比較明顯,尿蛋白、潛血等幾項化驗指標很快好轉,有的甚至完全消失。于是患者就認為自己病好了,非常高興。
但沒多久,遇到
感冒、勞累等不良刺激,病情有加重了。于是,又開始使用激素、雷公藤等藥物,如此反復,藥是吃了不少,但尿蛋白、潛血卻沒有得到控制,反而出現了肥胖、胸腹水、甚至是肝功能受損、
股骨頭壞死等藥物副作用,病情也日漸加重。
專家提醒:尿蛋白和潛血,是由于腎臟內腎小球基底膜受到了嚴重損傷才從尿
中滲漏出來的,如果只認為尿蛋白、潛血消失了就是病好了,是認識上的錯誤。單純使用一些控制性藥物,初期有效果,但也只是暫時的,并且這些藥物往往會有副作用,治標沒治本。
正確的治療,應是從根本上對腎臟進行系統治療,通過修復受損的腎小球來徹底消除尿蛋白、潛血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