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已成為在我國最常見的性傳播性疾病之一。解脲支原體(UU)、沙眼衣原體(CT)所引起的NGU占79.39%[1]。UU、CT不僅可以引起NGU,還可導致附性腺感染,如
前列腺炎、附睪炎等,甚至侵入到精液,使精液質量發生改變,影響男性生育能力,發生
男性不育癥。本文通過對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386例男性不育癥者進行UU、CT檢測,評估UU、CT的發生率,分析精液UU、CT感染與男性不育的聯系。現報道如下。
目的:調查男性不育癥患者支原體、衣原體感染的發生情況。
方法:對389例男性不育癥患者的精液標本進行PCR檢查,從中查找支原體、衣原體,同時評估其與83例正常生育男性的發病率。
結果:男性不育癥患者組支原體、衣原體感染率為46.37%,對照組(生育組)感染率為15.66%,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繼發性不育癥感染率高于原發性不育癥(P<0.01),年齡分布以30~39歲組感染率最高。
結論:男性精液的支原體、衣原體感染可能對男性生育產生一定的負影響,必須針對其進行檢查和治療。
臨床資料
1.一般資料 本組386例患者均來自我院男性科門診。年齡21~52歲,平均年齡28.5±5.2歲,不育時間1~13年,平均2±7.5年,其中原發性不育癥305例,占79.02%。繼發性不育81例,占20.98%。選擇同期已生育男性83例作為對照組,年齡24~47歲,平均年齡29.3±6.0歲。診斷標準根據WHO標準,婚后同居1年以上,性生活正常,未采取任何
避孕措施,排除女方因素的男性不育患者。
2.檢測方法 囑患者禁欲3~7天,用手淫法留取精液標本,每例提取2份,1份作精液CASA,1份作微生物檢測。全部病例均采用聚合酶鏈反應(PCR)法檢測,對合并附性腺感染者,除進行全面體格檢查外,作前列腺液常規鏡檢和病原學檢查,包括細菌培養,UU、CT檢測。
3.統計方法 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
結果
1.男性不育癥組與對照組精液UU、CT感染情況 統計結果表明,不育癥組UU、CT總感染率為46.37%,對照組15.66%,兩組比較經統計學處理,χ2=26.646,P<0.01,差異有非常顯著性,男性不育癥組UU、CT感染率高于對照組(見表1)。
2.原發與繼發性不育癥精液UU、CT感染情況 從386例不育癥患者精液標本中,共檢出UU或CT感染者179例,占檢查總數的46.37%,其中UU103例(占57.54%),CT48例(26.82%)。原發性不育癥305例,患病124例,患病率為40.65%;繼發性不育癥81例,其中患病55例,患病率為67.90%;兩者比較經統計學處理,χ2=19.105,P<0.01,差異有非常顯著性,繼發性不育癥發病率高于原發性不育癥(見表2)。
3.男性不育癥UU、CT感染的年齡分布 在各年齡組中,UU、CT及混合感染均以30~39歲年齡組最高,感染率達47.49%,其次為20~29歲年齡組,感染率為26.82%,第三是40~49歲年齡組,感染率為18.99%,最低為50~59歲年齡組,感染率為6.70%(詳見表3)。
表1 不育癥組與對照組精液UU、CT感染的比較(略)
注:兩組總感染率比較,P<0.01
表2 原發與繼發性不育癥UU、CT感染的比較(略)
注:UU+CT為一患者同時檢出UU、CT(混合感染);※兩者總感染率比較,P<0.01
表3 男性不育癥UU、CT感染的年齡分布(略)
4.伴有泌尿生殖系統感染的情況 本組中伴有泌尿生殖系統感染性疾病94例,占24.37%。有非淋菌尿道炎35例,慢性前列腺炎43例,慢性附睪炎(附睪結節)14例,附睪睪炎1例,附睪膿腫1例。
討論
目前,相當多的研究表明泌尿生殖系統感染與男性不育癥密切相關。國內外報道,男性不育癥患者精液標本中UU、CT陽性率分別達到39%和2.7%[4,5],Naessens等[6]認為,如果精液中存在UU感染可顯著降低精子數和精子活率,Fowlkes[5]檢測了625例原因不明的男性不育精液標本,發現其中39%UU培養陽性,精液中精子密度降低,而且精子形態及活力明顯異常。椐Custo GM和Queseda EM報道,CT感染可造成精液參數異常導致男性不育,通過抗菌治療可有效根除CT感染,提高精子質量[7,8]。然而也有研究者發現精液UU、CT感染與精液參數異常無關[9,10]。
本組在386例男性不育癥患者中,通過對精液UU、CT檢查,發現UU、CT感染者達179例,占46.38%,是男性不育癥病因中的第一位原因,說明UU、CT在不育癥患者中之廣泛,令人關注。我們對UU、CT發生的年齡段和繼發性不育與原發性不育發生率進行調查研究。發現UU、CT多見于30~39歲年齡段和繼發性不育患者,前者可能與該年齡段處于性旺盛期,社會交往廣和經濟基礎較好,而使婚外性生活增加等有關。后者與伴發附性腺感染發生率較高有關,本組中繼發性不育患者附性腺感染,如前列腺炎、附睪炎等,占附性腺感染的38.98%。同時我們還注意到UU、CT感染者,大部分是無癥狀型,來診患者許多平時無任何感染癥狀,只因不育來診時才發現UU或CT感染的存在。我們認為把精液UU、CT的檢查作為不育癥患者的一項常規檢查是十分必要的。同時通過對83例正常生育男性進行UU、CT檢查,其陽性率為15.66%,與男性不育癥組陽性率46.37%,存在非常的顯著差異。上述表明UU、CT感染與男性不育有著緊密的聯系。
CT感染可致精子死亡和男性不育。研究顯示,CT血清型E的原體(EB)比LGV生物型的EB對精子更有毒性。Hosseinzadeh等[11]進一步研究了兩種Ct 脂多糖(LPS)對人精子的殺傷效應,結果顯示,從兩種 Ct EB制備的LPS與人精子孵育以后,兩者的LPS可以與EB類似的方式誘導精子活率顯著降低,死亡精子比例增加,此殺精子效應可被中和LPS效應的多聚陽離子抗生素多粘菌素B抑制,進一步證實LPS的殺精子效應。支原體如何影響精液質量及生育力,迄今尚不太清楚。但目前認為可能通過以下途徑:①對精子正常生理功能的影響:UU感染引起的附睪炎及慢性前列腺炎對精子頭部及中段,影響精子活力和穿透卵子的能力。②UU可吸附于精子,影響對卵子的識別。吸附于精子膜上的UU,可能覆蓋了精子與卵子特異性識別的部位。③氨的毒性作用:UU生長時分解尿素,其終產物是氨,而氨產生的堿環境,被認為具有致病性。④影響精子代謝:當UU吸附于精子表面時,支原體膜上的類脂質能滲入精子細胞內,不僅可以吸收其營養物質,還可以利用膜上的脂肪酸和膽固醇。這就使得UU胞漿有毒性的蛋白質和類脂質進入細胞內,從而引起精子的損傷。總而言之,UU、CT感染可在多個環節和多水平上影響精子的著床和妊娠,是男性不育癥的重要因素。
參考來源:《右江醫學雜志》2006年12月34卷6期;《男性不育癥者精液支原體衣原體感染的調查與分析》;羅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