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雷帕鳴抑制劑的免疫維持治療與新發惡性腫瘤發生率降低相關
H M Kauffman,WS Cherikh,YL Cheng,et al.
方法:33,249例腎移植受者被隨機分組,其中504例接受西羅莫司/依維莫司治療,2,321例接受西羅莫司/依維莫司+CsA/
他克莫司聯合治療,30,424例接受CsA/他克莫司治療。采用X
2檢驗和Fisher's精確檢驗,分析3個治療組移植后惡性腫瘤的發生情況。
結果:移植術后963天,西羅莫司/依維莫司治療組中僅3例發生皮膚惡性腫瘤,即非皮膚實體器官惡性腫瘤的發生率為0,新發惡性腫瘤的總發生率為0.6%;西羅莫司/依維莫司+CsA/他克莫司聯合治療組中3例發生皮膚惡性腫瘤(0.13%),11例發生非皮膚實體器官惡性腫瘤(發生率為0.47%),新生惡性腫瘤的總發生率為0.6%;CsA/他克莫司治療組中252例發生皮膚惡性腫瘤(0.81%), 300例發生非皮膚惡性腫瘤(1.0%),新發惡性腫瘤的總發生率為1.81%,3組比較具有統計學顯著差異(圖1)。
圖1.西羅莫司治療后腎移植受者新生惡性腫瘤的發生情況
*西羅莫司/依維莫司治療組與CsA/他克莫司治療組相比,P<0.0001
#西羅莫司/依維莫司+CsA/他克莫司治療組與CsA/他克莫司治療組相比,P<0.0001
結論:與其他非西羅莫司治療比較,單用西羅莫司或者西羅莫司與其他藥物聯合治療均可降低腎移植受者新生惡性腫瘤的發生率。
2.由CNIs轉為西羅莫司治療可明顯降低腎移植受者移植后惡性腫瘤的發生率MD Pascoe,FP Schena,R Wali, et al.
目的:比較CNIs和西羅莫司轉換治療對于腎移植患者惡性腫瘤發生情況的影響。
方法:830例腎移植術后6~120個月的受者被隨機分為2組,555例受者停止使用CNIs,轉為西羅莫司治療;275例繼續CNIs治療。觀察腎移植受者18個月內惡性腫瘤的發生率。
結果:與繼續CNIs治療組相比,接受西羅莫司轉換治療的腎移植受者18個月內惡性腫瘤總發生率明顯降低;非黑色素皮膚惡性腫瘤(基底細胞癌和鱗狀細胞癌)的發生率明顯降低;其他惡性腫瘤(包括
前列腺癌、
結腸癌以及慢性骨髓
白血病)的發生率也明顯降低;PTLD的發生率在兩組間沒有統計學差異(圖2)。
圖2.接受西羅莫司轉換治療與繼續CNIs治療的惡性腫瘤發生率(18個月)
*、#、##接受西羅莫司轉換治療組與繼續CNIs治療組相比,分別為P=0.002,P<0.001,P<0.001
結論:接受西羅莫司轉換治療后腎臟移植受者18個月惡性腫瘤總發生率較繼續CNIs治療組明顯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