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骨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關節病變,常以手的遠端和近端指關節、膝、肘和肩關節以及脊柱關節容易受累,而腕踝關節較少發病。骨關節炎的患病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且女性容易比男性多發。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50歲以上人群中,骨關節炎的發病率為50%,55歲以上的人群中,發病率為80%,由此可以得出,骨關節炎的治療非常重要。
骨關節炎名片
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系由于老年或其他原因如創傷、關節的先天性異常、關節畸形等引起關節軟骨的非炎癥性退行性變及關節邊緣骨贅形成,臨床可產生關節疼痛、活動受限和關節畸形等癥狀。骨關節炎的名稱極多,如肥大性骨關節炎、退行性關節炎、變性性關節炎、增生性骨關節炎或骨關節病等,國內統一使用骨關節炎。骨關節炎以手的遠端和近端指間關節,膝、肘和肩關節以及脊柱關節容易受累,而腕、踝關節則較少發病。
骨關節炎的治療
骨關節炎是骨關節生理性退化的表現,尚無逆轉或中止該病進展的藥物。治療的目的是減輕疼痛,緩解癥狀,阻止和延緩疾病的發展,保護關節功能,以防殘廢。采用綜合治療,包括病人教育,藥物治療,理療及外科手術治療。一般的骨關節炎的治療方法有如下:
⑴宣傳防病知識、保護關節:骨關節炎的治療首先要讓患者對該病有所認識,體育鍛煉要循序漸進,防止關節過度運動和負重,避免關節機械性損傷。嚴重時應制動或石膏固定,以防畸形。減輕體重,使用把手、手杖以減輕受累關節負荷。與職業有關者,應調換工作。進行有關肌肉群的鍛煉,可保持和改善關節活動,以增強關節的穩定性。
⑵物理療法:骨關節炎的治療用熱療、水療、紅外線、超短波、電刺激等均可增強局部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緊張,減輕疼痛等癥狀。牽引療法對頸椎病神經根型患者效果較好,可以松弛肌肉,緩解疼痛,并能防止神經根相鄰的組織形成粘連,但須在專科醫生指導下進行。
⑶推拿和中藥:骨關節炎的治療采用祖國醫學的推拿、針灸治療在減輕骨關節炎癥狀方面有明顯效果。中藥帖劑可活血止痛,有時亦有良效如鎮骨驅風貼。
骨關節炎癥狀十分嚴重、藥物治療無效的,且影響病人的日常生活,此時骨關節炎的治療就應該考慮手術干預了。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重視自查和早期診療對骨關節炎的治療具有很大的意義,當出現反復膝蓋疼痛、酸脹,下樓時腿疼,天氣變化時關節不舒服等癥狀,尤其是存在關節病的典型癥狀如關節疼痛、腫脹和關節運動功能減退時,應及時到正規醫院檢查。早期的關節病經過對癥治療、保護和鍛煉,能夠緩解癥狀、改善功能、延緩病程及矯正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