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西部醫院的Robert Inman博士在臨床
風濕病學大會上介紹,
強直性脊柱炎(AS) 治療的最新進展之一為發現該病患者對
依那西普的應答顯著優于對柳氮磺胺吡啶;此外,Inman博士還就治療應答預測因子、轉換及停用生物制劑的影響、治療AS的新型生物制劑等方面的最新進展進行了討論。
關于依那西普的新發現來自近期發表的為期48周的隨機對照ESTHER(依那西普與柳氮磺胺吡啶治療早期中軸脊柱
關節炎對全身MRI檢出的活動性炎癥病變的影響比較)試驗。根據國際脊柱關節炎學會(ASAS)評估,依那西普和柳氮磺胺吡啶組達到20%改善、40%改善或部分應答的患者百分率分別為85%和42%(ASAS20)、 70%和31%(ASAS40) 以及50%和19%( ASASpR)。根據Bath強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動性指數(BASDAI50)評估,依那西普和柳氮磺胺吡啶組達到50%改善的患者百分率分別為65%和 28%(Ann. Rheum. Dis. 2011;70:590-6)。依那西普優于柳氮磺胺吡啶。
在線發表于3月份的《風濕病學年鑒》(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上的另一項研究顯示,AS 患者治療應答的臨床預測因子包括年齡、是否存在人類白細胞抗原B27亞型(HLA-B27)、Bath強直性脊柱炎疾病功能指數(BASFI)評分以及有無附著點炎(Ann. Rheum. Dis. 2011;70:973-81)。這項臨床床旁分析的結果提示,年輕、無附著點炎、B27陽性且BASFI低評分的理想患者接受治療的應答率將超過80%,但這并不意味著無上述特征的患者不會產生應答,據觀察,有些非理想患者也產生了很好的應答。
關于轉換或停用生物制劑,2009年在美國風濕病學會年會(ACR 2009)上報告了一項研究,該研究中評估了第一種
腫瘤壞死因子(TNF)抑制劑治療失敗后轉為第二種TNF抑制劑治療患者的預后,結果顯示,轉換治療患者達到比較好的應答。轉換治療者(約30%)達到未轉換者(49%)應答率的一半以上,但第二種抗TNF治療中達到ASAS20的患者百分率(未轉換者為52%,轉換者為44%),目前有足夠文獻治療支持治療轉換。
ACR 2010上報告的另一項研究顯示,在停用英利昔單抗后16周內,該藥對HLA-B27陽性的極早期AS患者仍持續有效。約40%的患者在停用英利昔單抗后40周內無發作。因此,可能存在某個亞群患者,如在極早期予以控制,可以獲得轉換治療的機會。
近期還有一些研究評估了用于AS治療的一些新型生物制劑,但結果并不一致。
在EULAR 2010上報告了一項關于阿巴西普的為期24周的開放性研究,結果令人失望,例如,15例之前從未使用過抗TNF治療的患者的ASAS20、ASAS40、ASASpR和BASDAI50應答率分別為26.7%、 13.3%、6.7%和6.7%。15例之前接受抗TNF治療失敗的患者中,唯一產生應答的指標為ASAS20,在這一水平上有20%的患者產生應答。
但EULAR 2009上展示的一項研究中顯示,
利妥昔單抗治療24周有很好的應答。在之前未使用過抗TNF治療的患者中ASAS20、ASAS40和BASDAI50的應答率分別為50%、40%和 50%,在之前使用抗TNF藥物失敗的患者中相應的應答率分別為30%、10%和 0%。盡管這些應答率低于抗TNF藥物,但也是相當好的結果,提示利妥昔單抗是一種合理選擇,尤其是在對抗TNF藥物有相對禁忌的患者中。但對于抗TNF藥物治療失敗的患者,使用利妥昔單抗獲得良好效果的可能性也不大。
ACR 2010上展示的一項概念驗證研究顯示,另一種藥物--抗IL17A
單克隆抗體secukinumab(AIN57)對于30例活動性AS患者的ASAS20應答率顯著高于安慰劑(60% vs. 17%)。多數患者在1周內產生應答。盡管應答率顯著高于安慰劑,但BASDAI50的相對差異較小,未達到通?筎NF藥物的差異幅度。因此,抗IL17治療效果尚無定論。
Inman博士披露擔任雅培、默克、輝瑞以及賽諾菲-安萬特公司的顧問。(來源:生物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