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脾掃描使用硫化99m锝膠體混懸液,它迅速自血液被網狀內皮細胞所攝取.生理狀態下其放射活性分布均勻,而有>4cm的占位性病變時(如囊腫,膿腫,轉移灶和肝癌),則產生替代了肝細胞的"冷結節".一般的肝病(如肝硬化或肝炎)出現肝臟不均一的攝取減少和脾臟及骨髓攝取增加的情況.肝靜脈阻塞時,肝臟攝取膠體減少,但尾葉除外,因為它被引流入下腔靜脈中.對于占位性病變和彌散性實質性病變,US和CT替代了大部分的放射核素掃描檢查.
閃爍顯像 關于肝膽排泄系統的掃描,閃爍顯像使用99m锝標記的亞氨基乙酰乙酸衍生物,它如同膽紅素一樣,是從血漿轉移到膽汁中的有機離子.該試驗需要禁食至少2小時.正常的掃描情況下,放射核素快速,均勻地為肝臟攝取,迅速分泌入腸道,1小時內膽囊和十二指腸顯影.在急性膽囊炎(伴有囊-頸管阻塞)時,膽囊不能在1小時內顯影.當膽囊顯影延遲至1小時甚至24小時或不顯影者,最可能的診斷是慢性膽囊炎,遺憾的是也包括一些正常膽囊.某些因素可引起膽囊不顯影(如伴有顯著的高膽紅素血癥的膽囊炎,未禁食,禁食超過24小時或某些藥物的影響).
目前閃爍顯像也能估計肝膽系的完整性(可了解外科手術或創傷后是否造成了膽漏,這很重要)和解剖情況(如有否先天性膽總管囊腫或了解膽總管小腸吻合術后的情況).在膽囊切除術后膽道掃描可定量了解膽系的損害程度和幫助確定有否Oddi括約肌功能的失常.在新生兒黃疸,肝膽系的影像學檢查可幫助鑒別新生兒肝炎和膽道閉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