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醫學上把酒精肝定義為由于長期大量飲酒(嗜酒)所致的肝臟損傷性疾病。酒精肝的臨床表現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三類。那么,酒精肝是怎么引起的呢?
酒精肝早期可無明顯癥狀,但肝臟已有病理改變,發病前往往有短期內大量飲酒史,有明顯體重減輕,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全身倦怠乏力,發熱,腹痛及腹瀉,上消化道出血及精神癥狀。那么,酒精肝是怎么引起的?
引發酒精肝的常見因素一:飲酒量及飲酒年限
有人認為,引起酒精性
肝病的最低飲酒量及時間是160g/d,5年;引起酒精性
肝硬化第二飲酒量及時間是160g/d,20年。Pequignot等報告,每日飲酒40-60g,發生肝硬化的相對危險性升高6倍;每日飲酒60-80g,發生肝硬化的相對危險性升高14倍;每日極重度飲酒(210g/d),發生肝硬化的危險性22年后為50%,33年后為88%。有報道,每日飲酒35g即可引起酒精性肝病。
引發酒精肝的常見因素二:遺傳
家庭有嗜酒史的嗜酒者,其開始飲酒的年齡較早,患酒精性觀疾病者的比例較無家庭是酒史者高。對雙生子定額研究進一步提示寂靜性肝病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由于同卵雙生子的基因一致,導致雙生子的基因僅50%相同,因此,如是酒與遺傳因素有關,則同卵雙生子間的是酒一致率應高于異卵雙生子。除一次研究因樣本小,同卵雙生子與異卵雙生子組無差異外,所有研究均顯示,同卵雙生子間是酒一致率(25%-71%)高于異卵雙生子(-0.03-0.3)。
引發酒精肝的常見因素三:營養
營養對酒精性肝病的作用與物種有關。代償失調的肝病患者,如其熱量是以酒精補充,同時給予營養充足的膳食,則肝病可逐漸好轉,但如果膳食中蛋白質含量低,這些病人在戒酒后肝功能也不會改善。營養不良和酒精的肝毒性作用可能起協同作用,但酒精的作用更大。在充足的營養條件下,一定范圍內的飲酒量不會引起肝損害,但超過酒精中毒的臨界值,膳食調節就無保護作用。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對于酒精肝的治療,首要的是戒酒,并輔助以正確的藥物治療以及合理的日常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