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天氣逐漸變涼變冷,又反復無常。對于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來說,秋季是一個危險的季節,肝病患者應該認真對待。秋季是肝炎并發感染的高峰。專家介紹,一年中,慢性肝病并發感染的發生率有兩個高峰,多發生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研究已發現,秋季肝病復發的高峰期比春季復發持續時間更長,復發人數也更多。約有47%的慢性乙肝患者因并發各種感染而致使原有的肝病加重,多數為秋季常見的
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此外還有腹腔感染、肝炎的重疊感染、腸道感染等。因此,慢性肝病患者更要注意預防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其他感染性疾病。
秋季進補也傷肝
在酷熱的夏季,由于喝冰凍飲料、吃冷飲,人體脾胃功能已經減弱,肝臟也承受著一定負擔。到了秋季,如果突然大量進補,會驟然加重脾胃、肝臟負擔,特別是現在的年輕人工作非常緊張,活動量又少。如果補充大量的牛羊肉等高脂肪含量食物或辛辣油膩食物,很容易使脂肪堆積在肝臟里,誘發肝病。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傳染病科副主任尹有寬教授說:“飲食不當是秋天乙肝高發的重要誘因,秋季進補不當,反會加重肝臟的負擔。”秋天一到,不少人就開始大魚大肉地進補。肝病病人進補過量反而加重脾胃、肝臟負擔。專家提醒,在氣候變化很大的季節,肝病病人尤其要注意復查肝功能。更應該重視的是,慢性乙、丙肝復發還具有隱匿性的特點。雖然肝功能已異常,轉氨酶已升高,但并無全身、消化道癥狀。在慢性乙肝中,大約50%至60%以上的病人復發無癥狀,慢性丙肝復發無任何癥狀比例更高。
乙肝患者秋季要定期復查
由于大部分慢性乙、丙肝復發無癥狀,要及時發現肝病復發,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氣候明顯變化的秋季定期進行肝功能檢查。尤其是
乙肝病毒攜帶者或慢性乙肝長時間無癥狀者,更應重視肝功能復查。在乙肝高發的秋季,乙肝病毒攜帶者和沒有癥狀的乙肝患者是最危險的。可能出現的是,肝病已經復發,但自己也不知道,一旦發作,必須花費很長時間治療,甚至出現病情惡化。專家提醒,未發病的乙肝病毒標志陽性的特殊人群,在秋天要時刻注意調整生活習慣,不要大量飲酒、生氣、疲勞、睡眠太少,稍感不適不要“硬扛”,更不能自己亂用藥,應及時到專科門診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