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基于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和韓國的2499例接受了2年替比夫定治療的慢性乙肝患者的調查中,發現替比夫定療效優于之前全球臨床試驗結果。
背景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世界范圍內的一種嚴重健康問題。據估計共有約3.5億人罹患慢性乙型肝炎(CHB)。有超過75%的慢性HBV感染者在亞洲,HBV感染是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細胞癌(HCC)的首要病因。迄今為止,很少有關于亞洲地區接受治療及未接受治療CHB患者的人口統計學特征和疾病特征的文章。我們進行了一項調查分析,目的在于對亞洲CHB患者最多的中國(包括中國大陸及中國臺灣)和韓國3個地區的CHB疾病特征和對這些患者的管理經驗進行評估。結果顯示:大多數HBeAg陽性患者(81%)治療前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水平≥2×ULN,且HBV DNA ≤9 log10 copies/ml,70%的HBeAg陰性患者的HBV DNA ≤7 log10 copies/ml,這是亞洲常見的乙型肝炎人群。
GLOBE研究的亞組分析表明,對于上述人群,替比夫定具有更好的抗病毒療效。以下將亞洲調研結果和GLOBE研究的亞組分析結果介紹如下。
調研方法
所有的研究結果都是基于對2006年4月至6月間斯諾維特(Synovate)亞洲公司收集的CHB患者調查資料分析得出的。參與此項調查的醫師平均每周至少需要對20例CHB患者做出治療決策。醫師需要隨機將10例患者的詳盡病史記錄在一張標準化表格上。所有醫師采集的患者記錄均被納入數據庫,隨后依照患者的治療情況對數據進行分析。
醫師與患者樣本的人口統計學數據
本分析所納入數據來自3個地區的250名醫師及其作出治療決策的2499例患者:中國大陸(150名醫師和1499例患者)、韓國(70名醫師和700例患者)和中國臺灣(30名醫師和300例患者)。大多數醫師(80%)為肝病專家、胃腸疾病專家或感染病專家。
醫師們采集了所有患者的流行病學特征,包括年齡、性別、居住地、傳播方式和HBV感染的診斷日期。數據采集表格的內容涵蓋了合并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肝臟組織學檢查結果及HCC證據。此外,該表格還涵蓋了生化指標[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HBV病原標志物[HBeAg、血清HBV DNA水平(copies/ml)]及抗HBV治療情況。
調研結果
1.目前正在接受治療的HBV感染患者的情況
(1)在被納入數據庫的2499例患者中,有1965例(79%)正在接受治療。HBeAg陰性患者接受治療的比率(65%)低于HBeAg陽性的患者(89%)。
在單純HBV感染患者中,有80%正在接受治療,其中有34%患者為HBeAg陰性。各地區之間的治療率相當,中國大陸的治療率略高。診斷和開始治療的平均間隔時間為26個月。
(2) 與已公布的臨床管理指南一致,多數被確定需接受治療的患者HBV DNA水平>5 log10 copies/ml(90% 的HBeAg陽性患者和70%的HBeAg陰性患者)(圖1)。僅少數患者在治療開始時病毒載量較高。
(3) 81%的HBeAg陽性患者開始治療時HBV DNA水平≤9 log10 copies/ml,且ALT水平≥2×ULN(表1)。而多數HBeAg陰性患者(70%)的HBV DNA水平≤7 log10 copies/ml(圖1)
圖1 開始治療時患者的HBV DNA水平
2.未接受治療的HBV感染患者情況 在未接受治療的患者中,有45%的HBeAg 陽性患者和80% HBeAg陰性患者的HBV DNA水平<5 log10 copies/ml。在最后一次就診時,分別有87%和96%的HBeAg陽性和HBeAg陰性患者的ALT水平<2×ULN,這表明不進行治療的主要原因是未達到治療標準。
3. 結論
·亞洲HBeAg陽性患者中,大多數治療前血清ALT水平≥2×ULN,且HBV DNA ≤9 log10 copies/ml。與此相似的是,多數HBeAg陰性患者的HBV DNA ≤7 log10 copies/ml。
·81%HBeAg陽性CHB患者ALT水平≥2×ULN,且HBV DNA ≤9 log10 copies/ml。
·70%的HBeAg陰性CHB患者的HBV DNA ≤7 log10 copies/ml。
替比夫定在相應人群中療效更佳
·GLOBE研究中有關HBeAg陽性患者的亞組分析結果顯示,在ALT水平≥2×ULN,且HBV DNA < 9 log10 copies/ml的HBeAg陽性患者亞組中,替比夫定治療2年時HBV DNA聚合酶鏈反應(PCR)檢測不到(<300 copies/ml)率為77%,顯著高于拉米夫定組(P<0.05),HBeAg血清學轉換率達47%(圖2)。
圖2 基線ALT≥2×ULN且HBV DNA<9 log10 copies/ml的HBeAg陽性患者,替比夫定提供強病毒抑制和高HBeAg血清學轉換率
·GLOBE研究中有關HBeAg陰性患者的亞組分析結果顯示,在HBV DNA< 7 log10 copies/ml的HBeAg陰性患者中,替比夫定治療2年時HBV DNA PCR檢測不到率為89%,顯著高于拉米夫定組(P<0.05),耐藥發生率為3%,顯著低于拉米夫定組(P<0.05) (圖3)。
圖3 基線HBV DNA<7 log10 copies/ml的HBeAg陰性患者,替比夫定提供強病毒抑制和低耐藥率
小結
·ALT水平≥2×ULN且HBV DNA ≤9 log10 copies/ml的HBeAg陽性患者和HBV DNA ≤7 log10 copies/ml的HBeAg陰性患者是亞洲常見的CHB人群,也是主要的治療人群。
·對這些主要治療人群替比夫定具有更好的治療應答。
·對于ALT水平≥2×ULN,且HBV DNA < 9 log10 copies/ml的HBeAg陽性患者, 替比夫定治療2年時HBV DNA PCR檢測不到率為77%, HBeAg血清學轉換率達47%。
·對于HBV DNA < 7 log10 copies/ml的HBeAg陰性患者,替比夫定治療2年時HBV DNA PCR檢測不到率為89%,耐藥發生率僅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