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重型
乙型肝炎給予抗病毒治療并未得到一致認同,因為確實不乏治療失敗的例子。究其原因,主要與病情、治療時機、藥物選擇等因素有關。如果已到生命垂危關頭,再用抗病毒藥物可能為時已晚。抗病毒藥物選擇也很重要,事實證明干擾素不適合用于重型肝炎,不但起不到治療作用,反會加重肝細胞壞死。
臨床研究證明,通過抗病毒治療降低機體病毒載量,緩解過強的免疫反應,可以緩解病情,使不少病例轉危為安。關鍵是選擇合適的時機和合適的藥物。
選擇合適的時機:病毒正處于復制狀態時療效較好,因此HBVDNA定性為陽性,或者定量結果為5log以上可以使用;用得越早,效果越好,所以應爭分奪秒,早期應用。對晚期患者降低病死率并不明顯,最好在膽紅素不特別高的情況下就開始用藥,如果膽紅素水平超過20mg/dl再用,效果不佳。
選擇合適的藥物:不用任何一種干擾素(包括長效干擾素);首選核苷類抗病毒藥物,如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韋酯、恩替卡韋、
替比夫定;注意病毒變異耐藥情況,不要選用已經耐藥的藥物;一般選擇單藥抗病毒,以減少藥物間可能發生的反應;足量、足療程給藥,不輕易停藥,以免造成病情波動、加重;有專家認為乙肝病毒復制活躍往往在出現轉氨酶異常或臨床癥狀前數月,所以在HBVDNA>4log而沒有出現轉氨酶異常時,就應啟用抗病毒藥物,以防病毒復制活躍所帶來的嚴重后果。
具體的常用藥物有以下三種。核苷類似物中應用最早的是拉米夫定,它通過干擾逆轉錄酶的活性而抑制HBVDNA的合成,能有效地抑制其復制,降低血清及肝組織內的病毒載量,并改善肝組織的炎癥壞死程度。大部分患者對其耐受性較好,適合用于重型肝炎。其主要缺點是容易導致耐藥。
另一種核苷類藥物是阿德福韋酯,它能抑制病毒復制。臨床應用證明可有效降低病毒載量,特別是對于拉米夫定耐藥的患者仍然有效。因此可用于拉米夫定治療后發生病毒變異的病例,也可以用于中、重度肝功能不全和
肝硬化失代償期的患者。常用劑量是安全的,但大劑量應用可能出現腎毒性。
近期上市的恩替卡韋,是一種環戊基鳥苷類似物,是HBVDNA聚合酶的有效抑制劑,可抑制病毒復制的啟動和延長步驟。它發揮作用較快,作用更強,對拉米夫定耐藥的病毒株也有明顯的抗病毒作用。
山東濱州醫學院教授李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