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都知道愛吃肉飲酒、肥胖、不愛吃早餐容易患膽石癥,殊不知一些患消化疾病、減肥、素食主義、不良生活習慣(吸煙、缺乏體育鍛煉)、工作緊張壓力大都很容易導致膽石癥,其主要原因是以上情況違背人體內的陰陽平衡,導致消化及代謝的紊亂,因而得病。所以中醫強調,五谷可養人,亦可害人,情志損傷為百病之長。中醫極其重視膽石癥的飲食、勞逸和情志諸方面調攝,所謂“三分治、七分養”。
中醫歷來強調疾病的預防,也就是“養生”之道,包括膽石癥的飲食食療、體療以及修身養性等內容。膽石癥的防治也離不開這些問題,總結起來,患者應注意以下一些方面:
(1)減低食物中的脂肪含量,不吃肥肉、油炸和含脂肪多的食品,并注意以植物油代替動物油。此外,有些膽囊炎的形成與體內膽固醇過高和代謝障礙有關,因此要少吃含膽固醇多的食品如蛋黃、魚子及動物的腦、肝、腎等。烹制食品時,應以燉、燴、蒸、煮為主。
(2)進食富含優質蛋白質及糖類的食物,以保證熱量的需要,有促進肝糖原的形成和保護肝臟的作用。
(3)膽石癥的飲食要多補充水分,以稀釋膽汁;增加進餐次數,刺激膽汁分泌和排泄。
(4)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西紅柿、胡蘿卜、玉米、魚肝油等,以保持膽囊上皮組織的健全,因上皮細胞的脫落,能助長膽石形成。蘿卜有利膽作用,能幫助脂肪的消化吸收,宜常吃。
(5)多飲瓜果汁,如橘汁、梨汁、蘋果汁、荸薺汁及藕汁。西瓜汁更有清熱利濕退黃作用。
(6)少用含纖維素多的食物,避免因腸蠕動而增加疼痛,可用少渣食品或半流質飲食。
(7)忌用酒類和刺激性食物或濃烈調味品。菜肴味道宜清淡,飲食不宜過冷。
合理的膽石癥的飲食(低脂、低蛋白、低膽固醇、少食油炸食物等),飲食要節制、節律;適當的體育鍛煉,并根據年齡、體質情況選擇不同的運動方式;保持正常的心態面對工作與生活,正視自己的疾病,如過分輕視或看重疾病都會對疾病的治療產生不良影響;還可向醫生學習了解一些有關膽石癥自我保健的方法,如按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