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糖尿病腎病給患者帶來諸多不便,那么你了解糖尿病腎病嗎?你知道糖尿病腎病的發病原理和癥狀嗎?下面由百濟藥師為您詳細解答。
廣義的糖尿病腎臟病變包括感染性病變和血管性病變。感染性病變有腎盂腎炎和腎乳頭壞死。血管性病變分微血管和大血管病變,大血管病變包括腎動脈硬化(累及主干及分支)和腎小動脈硬化(累及人球和出球小動脈)。微血管病變是指腎小球硬化,分結節性、滲出性和彌漫性三種,三者可單獨可合并存在,上述改變中,最典型的是結節性腎小球硬化。我們通常說的糖尿病腎病是腎小球硬化。
糖尿病腎病的發病機理如同其它糖尿病微血管并發癥一樣尚未完全闡明,前面也已提到不是每個糖尿病患者都會發生糖尿病腎病,因此,人們主要尋找發生糖尿病腎病的危險因素,目前已知的危險因素簡述如下。
1. 腎血液動力學異常,在糖尿病腎病的發生中,腎血液動力學異常起著關鍵的作用,甚至可能是始動因素。另外,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壓,高血壓會明顯地加快糖尿病腎病的發生和發展。
2. 糖化終產物形成,長期高血糖導致糖化終產物生成增多,糖化終產物能引起細胞外基質,如Ⅳ型膠原,層粘蛋白和玻璃體結合蛋白,發生質和量的改變,基質產生過多。在腎臟能使腎小球合成Ⅳ型膠原,內皮、系膜和平滑肌細胞增殖。
3. 遺傳因素,有人發現患糖尿病腎病的T1DM同胞一旦患糖尿病,則糖尿病腎病的發生率明顯增高。有原發性高血壓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發生腎病的危險性增大,有人發現高三倍,顯示糖尿病腎病家族聚集發病現象。而有的患者糖尿病病程很長也不出現糖尿病腎病,這也提示糖尿病腎病與遺傳有一定關系。綜上所述,發生糖尿病腎病的機理較為復雜,有多種因素參與。
在糖尿病早期,腎臟體積增大,用超聲波或靜脈腎盂造影檢查顯示腎臟體積比正常人大30%%左右,腎小球和腎小管均有不同程度的代償性增大。功能性改變主要為腎小球濾過率增高,比正常人高20%%-40%%,腎血漿流量和濾過分數也大多增加。在糖尿病控制不良時尿白蛋白排出量增多。大約在患病2-5年后用電鏡觀察可見到腎小球毛細管基底膜增厚,系膜區有基底膜基質沉積,出現毛細管襻折疊和融合,毛細血管阻塞。在動物實驗證明這些早期改變在糖代謝正常后可防止或逆轉。在人類已有證據提示,血糖控制不良是發生糖尿病腎臟損害和臨床蛋白尿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