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并發癥中常見的,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變表現之一,臨床特征為蛋白尿,漸進性腎功能損害,高血壓、水腫,晚期出現嚴重腎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對于糖尿病腎功能不全的癥狀,專家稱,在發病的早期,糖尿病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會出現精神不振、肌肉抽搐、短暫性頭暈等癥狀。此外,糖尿病腎功能不全的癥狀主要表現還有以下幾點:
1、糖尿病患者在并發腎功能不全后,還會出現皮膚干燥、脫屑等癥狀。
2、患者還會出現氣管炎、肺炎、胸膜炎等癥狀,以及紅血球生成素下降的現象。
3、厭食、惡心、嘔吐、腹部不適、腹瀉、舌炎、口臭等消化道不適的癥狀,也是腎功能不全的表現。
老年糖友可因患病時間長,身體機能衰退而更容易引發糖尿病并發癥,而糖尿病腎病就是其一,所以患者要關注腎病的癥狀表現,以便及時采取治療措施。
老年糖尿病腎病癥狀表現:
第一期:以腎小球高濾過和腎臟輕度增大為特征。
表現為GFR升高,腎小球毛細血管襻血漿流量增加和毛細血管內壓增高等血流動力學變化。GFR升高25%~40%,可達150ml/min,腎臟體積增加25%左右,但無明顯的組織病理學上的改變,亦無任何臨床癥狀。目前一般的臨床診斷方法無法發現,為糖尿病初期。
第二期:休息無尿蛋白排量增多。
運動激發后,可出現尿蛋白排量增高。該期腎小球開始出現結構性損害,但系可逆性。在此期GFR可能更高,可超過150ml/min,部分患者血壓開始從原有基礎升高。在此期如能進行早期干預治療,腎小球結構和功能可恢復正常。
第三期:表現為持續性尿白蛋白排量(UAE)增高(20~200µg/min),為高度選擇性蛋白尿,稱為早期腎病,也即通常所指的早期DN。
在該期GFR逐漸恢復至大致正常水平,血壓可略增高,但未達高血壓水平。早期DN中GFR與血漿流量的增加與血糖控制狀態有一定關系,血糖控制后兩者可下降。有人發現給予高蛋白飲食,GFR可增高,但限制蛋白質飲食后,GFR可降低。
第四期:即臨床腎病期。
在尿微量白蛋白等早期診斷指標應用前,臨床上診斷的DN多為此期。該期特點為出現進行性增加的臨床非選擇性蛋白尿,GFR逐步下降。組織病理學改變逐步發展為腎小球硬化。
百濟藥師溫馨提示:患者朋友千萬不要忽視糖尿病腎病,對于治療一定要積極的配合以上,一定要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以便于更好的治療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