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氣是老年人的一種常見疾病,但很多人對疝氣缺乏認識,往往不予重視或者根本不關心。中日友好醫院普外科疝氣治療中心馬宏光主任告誡患者:“成人疝氣是不可能自愈的,發現身體出現一些疝氣的顯著癥狀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最好通過手術治療,尤其是合并有
高血壓、腎病、糖尿病等的老年人,別讓自己的晚年生活沒有質量可言。”
如果您的大腿根部或腹股溝區附近有腫塊出現,平臥時可能消失,偶爾感到疼痛不適,運動時會加重;當咳嗽、舉重物或站立很長時間時感到不舒服;有時候腹部絞痛、惡心、嘔吐、便秘、腹脹等那么您有可能得了疝氣。
疝是個啥?
任何臟器或組織離開了原來的位置,通過人體正常的或不正常的薄弱點或缺損、空隙進入另一個部位,即稱為疝。而我們常常把發生在大腿根部腹股溝區的疝稱為腹股溝疝,包括斜疝、直疝和股疝。疝氣是一種多發性疾病,尤其是中老年人和兒童人群中患疝氣的非常多。而這其中絕大部分都是腹股溝疝。馬宏光主任給我們打了一個比方:“把疝看成是輪胎上的突起,輪胎的外壁就像是腹壁,而把內胎看成是腸管。大多數情況下,輪胎的外壁是可以支撐內胎的,但如果一處胎壁薄弱,就會產生突起,這就好像是腹壁上疝的形成。”
患了疝氣時,最明顯的感覺就是不舒服,尤其是舉重物或者長久站立的時候。按馬宏光主任打的比喻來看,我們可以想象出,當進行舉重物等一些對身體產生壓力的行為時,體內的組織在這種壓力下被推進了薄弱點,當越來越多的組織被推進腹壁的薄弱區域時,這個地方的壓力就會加大,因此就會感覺到疼痛,當疝氣進一步發展和惡化,就會感覺到劇烈的疼痛。
疝怎么治?
馬宏光主任說:“得了疝氣,輕者局部有腫塊,偶有脹痛:重者可伴有腹部絞痛、惡心、嘔吐、便秘.腹脹等癥狀。如不及時處理,部分突出的小腸將由于停止血運而導致壞死;更嚴重者將導致感染,引起膿毒血癥,威脅生命。因此,除特殊情況外,疝氣應盡早施行手術修補。而目前唯一能治愈疝氣的方法就是手術治療。許多醫院采用的無張力疝修補術,屬于微創外科手術,術后三天即可出院,一周恢復體力,所以病人不需要恐懼。”
有很多人得了疝氣,認為既不影響吃喝,也不痛,干嗎花錢治療。其實得了疝氣不僅僅是疼痛,更加重要的是生活質量得不到保證,有的病人疝氣已經有一個足球大,生活不能自理,如果不治療,后半生就只能在床上靠別人的幫助來生活,如何提高生活、生命的質量呢?
糖尿病患者手術治疝需注意什么?
談到糖尿病患者如何治療疝氣時,馬宏光主任說,當被確診為疝氣時,糖尿病患者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進行手術治療,但有幾點需要特別注意一下:
1.保持血糖平穩,在手術前的一個星期,血糖應該控制在10.0mmol/L以下。
2.停用阿卡波糖。口服降糖藥和胰島素不需要停,但阿卡波糖在手術中不能用,因為它會加重腹脹,抑制糖分解,對于腹腔手術不利。最好在手術身體恢復后再恢復阿卡波糖的服用。
3.并發癥嚴重時需咨詢醫生,決定是否必要做手術,以及手術的時間。當發生嚴重的
糖尿病并發癥時,決定做手術前最好做詳細的檢查,并和醫生溝通好,把自己的病情和醫生具體談一下,有些嚴重的并發癥需要推遲手術到病情穩定后,特別是腎病患者。
總之,患了疝氣,千萬不能采取無所謂的態度,治療不積極,或者寄希望于保守治療,懼怕手術、懼怕復發、懼怕修補所用的異物。有些患者因為病發在隱私部位,不好意思看病,也不告訴家人,默默忍受,這種方式同樣不可取。面對疾病,我們要走出誤區,積極治療,爭取早日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