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異位最突出的癥狀是痛經 ,這是由于異位的子宮內膜病灶局部水腫、出血 ,刺激腹膜所致。在月經期前、月經期及月經后都可發生腹痛。也有少數姑娘子宮內膜異位很明顯 ,但痛經卻不重。痛經的特點是 ,一般多在月經前 1 - 2天開始 ,出現下腹墜痛或腰骶部墜脹 ,肛門脹憋有排便感 ,經期第二天達高峰。痛經嚴重者在床上翻滾 ,以至影響學習和工作。約有 50%的患者由于卵巢受損 ,激素分泌失調 ,可發生月經紊亂、經期延長、經血量增多。約有 30%的患者因子宮內膜異位于輸卵管 ,導致經血排出不暢形成輸卵管黏連 ,以至造成婚后不孕。如果子宮內膜異位侵及直腸 ,在經期前后糞便通過直腸時疼痛難忍。若病變深達直腸黏膜 ,月經可有直腸出血 (便血 )。子宮內膜異位于膀胱 ,可以出現周期性尿痛、尿頻、血尿等。發生在腹膜、腹壁疤痕的子宮內膜異位 ,可有周期性局部疼痛、腫快逐漸性加重。卵巢是子宮內膜異位最常見的部位 ,由于周期性出血 ,使卵巢腫大 ,形成內膜出血性囊腫。其囊腫表面由一層較厚的纖維囊壁包繞 ,內含棕黑色黏稠陳舊性的血液。下腹部劇痛為其突出癥狀。
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 ,首先要就醫檢查 ,醫生將根據患者的年齡、癥狀輕重、病灶的部位范圍、對生育的需求與否決定治療的方法。輕度子宮內膜異位癥以服藥治療。另外 ,服用活血化瘀、理氣止痛的中藥 ,可輔佐治療 ,減輕癥狀。
痛經癥狀嚴重 ,檢查時能觸摸到包塊的患者 ,可考慮手術根治。若經婦科檢查發現是由于先天性殖道畸形 ,如陰道橫膈、始基殘角子宮、宮頸管閉鎖、后天性陰道炎、宮頸黏連等所引起的經血外流受阻時 ,也應及時手術治療 ,以免潴留的經血流入腹腔。
對尚未生育過的女士來說 ,醫生在為其行手術時盡管保留其生育功能。手術時盡量凈病灶 ,要保留患者的子宮及卵巢 ,備于受孕。
針對病因進行預防是防止子宮內膜異位的關鍵 ,如果能避免子宮內膜細胞通過血、淋巴播散或直接播散 ,就可以預防子宮內膜異位癥。
來源:生物谷
本文為轉載,我們不對其內容和觀點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