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日內瓦新聞報道,世界衛生組織(WHO)上周五稱,旅行四小時以上,腿部靜脈血栓形成幾率加倍,一項研究估計每6000名長途旅客中就有一位有這種風險。
該聯合國機構稱,對于高個子的人,他們的腿在經濟艙中不能伸展,而小個子的人,他們的腳夠不到地面,這些都是特別敏感的潛在凝血危險,而這些與旅行中的靜坐不動有關。
那些肥胖的人、服用
避孕藥的女性及有凝血障礙的人也和那些經常旅行及長途旅行的人一樣更敏感。
WHO非傳染疾病和精神衛生助理常務主任 Catherine Le Gales-Camus說,“當旅客一直坐著不動持續四個小時以上時,旅行中靜脈血栓栓塞風險就增加了,不管是坐飛機、火車、公共汽車或者汽車都一樣”。
她在記者招待會上說,“導致這種風險的是一直坐著不動”。而“這種風險并不僅僅針對乘機的旅客。”
沒有常規的肌肉收縮,血液開始滯留在腿部并可能為深部靜脈凝血或者血栓創造條件。血栓形成可能并沒有癥狀或在形成區域沒有觸發性絞痛、疼痛及腫脹。
而最危險的情況是血塊在身體里運行到肺,堵塞血流。這種肺栓塞(如何治療肺栓塞)(如何治療肺栓塞),表現為胸區疼痛及呼吸困難,如果不及時救治可以致命。
每年大約有20億人乘機旅行,有更多的人選擇需要靜 坐更長時間的陸上旅行。
健康專家稱,所有的深部靜脈栓塞發病率相對較低,6000/1的比率包括那些小的或者無癥狀血塊。然而,這意味著平均每20次攜帶300人的長途旅行中就有一人出現這種情況。為了減少血塊的產生,WHO特別顧問Shanthi Mendis說旅客應該通過上下運動腳和踝關節來活動他們的腓腸肌群,如果可能的話最好離開位子活動幾分鐘。
同時Mendis警告乘機旅客不要服用安眠藥或者喝太多的酒,乘客也應避免穿緊身的衣服,因為它可能抑制血液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