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近年來隨著研究的深入,發現血管內皮的功能障礙與高血壓關系密切。內皮功能障礙是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啟動因子,對高血壓及其并發癥的發生發展均起重要的作用,改善高血壓患者內皮功能可能是重要的治療途徑。辛伐他汀作為公認的合成降血脂藥,還可能存在調脂外的內皮保護功能,當前研究對象多為血脂增高患者,本研究通過將辛伐他汀應用于血脂正常的高血壓患者,探討其是否具有調脂以外的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人群
選取2006年1月~2008年10月門診及住院部收治的血脂正常的高血壓患者100例,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齡35~72歲,平均年齡(47.3±6.7)歲。高血壓診斷根據1999年WHO/ISH高血壓指南:收縮壓≥140 mmHg和(或)舒張壓≥90 mmHg。血脂正常標準:總膽固醇(TC)≤5.2mmol/L,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3.1mmol/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1.0mmol/L,且血漿三酰甘油(TG)≤1.7mmol/L。排除標準包括:射血分數<40%的心力衰竭患者、最近12周服用過降血脂藥物及腎功能衰竭的患者。兩組高血壓患者年齡、性別、吸煙、
糖尿病比例、血壓及血脂水平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1.2.1 分組及服藥方法
將100例患者隨機分成辛伐他汀組(治療組,n=50),常規治療組(對照組,n=50),對照組主要應用β-受體阻滯劑、鈣拮抗劑、利尿劑等藥治療8周。治療組在常規治療組基礎上加用辛伐他汀20mg,1次/d,睡前服用,共用8周。
1.2.2 血壓、血脂檢測
監測治療前后觀察各組血壓變化,<140/90 mmHg為血壓控制。各組研究對象均空腹12h后清晨抽靜脈血(取血前禁止飲酒及進食高脂食物),及時分離血清,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查TC、TG、LDL-C、HDL-C的變化。
1.2.3 內皮素的測定
采用放射免疫法監測內皮素(ET-1),ET-1顏色分析試劑盒由解放軍東亞技術研究所提供,嚴格按照說明書要求專人操作測定。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1.5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劑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數據比較采用獨立樣本的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研究對象一般臨床資料比較
年齡、性別、體重指數以及吸煙等一般臨床資料無顯著性差異。
2.2 兩組研究對象治療前后血壓的變化
兩組治療前的收縮壓與舒張壓相比無顯著性差異,而治療后相比,治療組血壓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內比較,收縮壓在治療前后相比差異有顯著性,同樣舒張壓在治療前后相比差異有顯著性。
2.3 兩組研究對象治療前后血脂水平比較
對照組治療前后血脂無明顯改變;治療組治療后血脂各指標也無明顯改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4 兩組研究對象血漿ET-1水平比較
在對照組,治療前后ET-1水平無明顯改變;而在治療組,治療后ET-1水平明顯下降。而兩組之間比較,治療前ET-1無統計學差異,治療后在治療組的ET-1水平明顯低于常規治療組(P<0.05)。
3 討論
近年來,他汀類藥物,除了具有調脂作用之外,其保護血管內皮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視。研究高血壓的動物模型顯示,他汀類藥物具有降壓作用且與其降脂作用無關[2]。他汀類藥物具有上調NO合成酶、抑制內皮細胞和巨噬細胞釋放粘附分子、炎癥相關因子和增值因子等作用。臨床研究也證實,他汀類藥物在高血壓的治療中,能顯著改善動脈順應性,減輕左心室肥厚的作用,還有利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有獨立于降低膽固醇之外的協助降壓和改善動脈血管彈性的作用。而且,也有學者發現,他汀類藥物還具有不依賴于血脂水平降低的腎保護作用,從而減輕高血壓并發的腎損害[3]。也有研究發現他汀類藥物沒有明顯的降血壓的作用。有學者認為,在有些不支持他汀類藥物具有降壓作用的研究中,其受試對象是正常血壓或血壓控制正常的
高血脂患者,這說明他汀類藥物降低升高的血壓,且血壓越高其降壓作用越明顯,而對正常血壓無影響[4]。
臨床研究已經證實血脂增高的高血壓患者,他汀類藥物對其內皮功能有改善作用,而對于血脂正常的高血壓患者研究較少,故本研究選取了血脂正常的高血壓患者,觀察在血脂水平相對較低的情況下,在應用降壓藥物的基礎上短期加用辛伐他汀,用藥前后測定其血壓的變化。結果發現在血脂水平下降不明顯的情況下,加用他汀類藥物降壓效果更明顯,說明他汀類藥物除調脂外,也具有降壓作用。其降壓機制可能有以下:(1)改善血管內皮功能,增加血管的舒張性而產生抗高血壓作用;(2)抑制血管重塑,通過阻止和延緩高血壓發生、發展過程中的血管結果改變而發揮作用。(3)改善胰島素抵抗,胰島素抵抗是高血壓發生、發展的重要機制之一,通過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拮抗高血壓。(4)降低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濃度和活性,并有效改善心肌肥厚及心肌纖維化。(5)通過調節血管緊張素Ⅱ受體的表達,產生調節血壓和改善心血管重構作用。
內皮素(Endothelin-1,ET-1)是由內皮細胞產生,以自分泌/旁分泌方式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細胞,是迄今為止所知的作用最強,持續時間最久的縮血管活性多肽,具有很強的縮血管作用和增殖特性。本研究發現,使用他汀類藥物后,ET-1明顯降低,進一步說明他汀類藥物是具有保護血管內皮的作用,其可能的機制是通過降低ET-1的水平,保護血管內皮達到降壓的目的。
總之,他汀類藥物與降壓藥物聯用可進一步改善高血壓患者血管內皮功能,對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生有重要意義;對不伴血脂升高的高血壓患者可使用較小劑量的他汀類調脂藥物以發揮其改善血管內皮功能等非降脂作用,改善預后。但是,他汀類藥物降壓作用的具體機制目前還不清楚,其是否能作為降壓藥物單獨應用于臨床尚需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Zhang LQ, Ma SF, Grigoryev D, et al. Temporal gene expression analysis of human coronary artery endothelial cells treated with Simvastatin[J]. Gene Expr,2008,14(4):229~239.
[2]Ragino YI, Vavilin VA, Salakhutdinov NF, et al. Antioxidant and endothelium-stabilizing effects of simvaglyzin on rabbits with experimental hypercholesterolemia[J]. Bull Exp Biol Med,2008,146(2):206~209.
[3]楊靜, 馬樹人, 曹加淮,等. 辛伐他汀對高血壓早期腎損害的影響[J]. 蘇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07,27(6): 965~966.
[4]Ikeda T, Sakurai J, Nakayama D, et al. Pravastatin has additional depressor effect in patitents undergoing long-term treatment with antihypertensive drugs[J]. Am J Hypertens,2004,17(6):50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