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有大量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而近幾年急性心衰的診治理念有了重大轉變,基層醫師對于急性心衰的診治存在許多困惑,國內高層專家也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亟需規范急性心衰的診治。因此,中華醫學會心血管分會心衰專業組決定編寫中國的《急性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實際上也是一個中國專家的共識。
該指南的編寫原則為實用、適合中國國情、先進、兼顧臨床證據,吸收國外經驗。指南對于急性心衰的定義、病因和臨床嚴重程度分類以及心衰生物學標志物都提出了新的觀點,同時,指南提出了簡明的診斷路徑和治療路徑。心衰的藥物治療近幾十年幾乎無較大進展,歐洲和中國推薦的新藥有2種,為rhBNP和左西孟旦。另外,指南還涉及患者病情穩定后的患者管理內容,如臨床評估、隨訪和患者教育等。
該指南重點提出了急性左心衰臨床嚴重程度分級,根據對患者皮膚的冷暖干濕和肺部是否有啰音,將患者分為4級,這種分類的理念來源于歐洲的四格表,并對其調整適用于國內患者。
健康小知識:急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器質性心臟病發展到心肌收縮力減退使心臟不能將回心血量全部排出,心搏出量減少,引起肺靜脈淤血,動脈系統嚴重供血不足,常見于急性心肌炎、心肌梗塞,嚴重心瓣膜狹窄,急性的心臟容量負荷過重,快速異位心律。臨床上以極度煩躁、極度氣促,咯白色泡沫或粉紅色泡沫痰,雙肺干濕性羅音為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