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高血壓是人最常見病之一,控制此病從目前來看,如何了解什么是高血壓至關重要,否則藥物再好也不奏效。什么是高血壓呢?
我們先從血壓談起。血壓是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沖擊血管壁所引起的壓力。當心臟收縮送出血液,血管所承受最大的壓力,稱為收縮壓,俗稱高壓;當心臟放松時,血液因血管本身具有的彈性仍可繼續向前流動,此時血管所承受最低的壓力,稱為舒張壓,俗稱低壓。
那什么是高血壓呢?通俗的來講就是人體收縮壓和舒張壓升高的一系列改變。它不僅僅單指血壓的升高,還指由其引起的人體心、腦、腎臟等重要器官的損害。
由于人的血壓經常會受到各種因素(精神、年齡、環境等)的影響,所以正常血壓和高血壓的診斷標準也一直在更改。最新的診斷標準是在盡量排除各種干擾因素的情況下,收縮壓≥140mmHg或舒張壓≥90mmHg(非同日3次測量),即可診斷為高血壓。
高血壓可以分為兩大類,即原發性高血壓與續發性高血壓。續發性高血壓的患者較少,人們通常講的
高血壓病是指原發性高血壓。原發性高血壓雖然找不到特定原因,但仍有許多因素可能與其有關,例如:遺傳、體重過重、高脂血癥、攝食過多鈉鹽、飲酒過度、抽煙、壓力、運動量不足等等。
高血壓不僅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且是心臟病、
腦卒中、腎功能衰竭等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目前
心腦血管疾病已經成為導致現代人死亡的頭號殺手。我國現有600萬腦卒中患者,其中75%不同程度地喪失勞動能力,40%重度致殘,還不包括冠心病和腎功能衰竭引起的傷殘。這些疾病不僅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質量,而且帶來沉重的家庭和社會負擔,由此耗費的醫療資源更是驚人,如按照每列溶栓費4000-7000元,心梗治療費1-1.5萬元計算,我國每年約150萬新發腦卒中和75萬冠心病人所消耗的醫療費用可想而知。高血壓及并發癥的高發病率、高致殘率和高死亡率,以及由此而導致的家庭、醫療、社會和經濟負擔,使高血壓已由單純的個人病痛,轉變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