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人體各臟器所需的氧、營養物質及代謝產物是通過血液的循環來完成的,而這都需心臟“泵”的作用才能實現。前面談到心律失常會對血液動力學產生影響,可使心排血量下降,所以對重要臟器血液循環必定有一定影響。
(1)腦循環:偶發的過早搏動對腦循環可無明顯影響,但頻發的過早搏動可使腦血流量降低7%~18%,極頻繁的室性過早搏動可使腦血流量降低25%,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顫動可降低腦血流量的23%,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可減少腦血流量40%~75%。
(2)冠狀循環:冠狀循環正常的人,可耐受一定程度的快速心率而不累及心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或其它心臟病人,如果發生心動過速,可導致休克、心力衰竭,甚至產生心室顫動。心律失常可使冠狀循環的血流量發生不同程度的減低,當冠狀動脈血流量下降25%時,心電圖上即可出現T波倒置及其他心肌缺血性變化。如偶發的房性過早搏動下降為5%,偶發的室性早搏下降為12%,頻發的過早搏動下降約為35%,心房顫動時下降為40%,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下降為60%,心室顫動時冠狀循環為零。
(3)腎循環:頻發的過早搏動,可使腎血流量減低8%~10%,陣發性房性心動過速可減少18%,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顫動約減少20%,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減少60%。當腎臟缺血時可出現少尿,蛋白尿、腎功能衰竭。
(4)腸系膜循環:房性及室性過早搏動時腸系膜血流影響甚少,陣發性房性心動過速約減少28%,快速型心房顫動減少34%。腸系膜循環缺血時可出現腹脹,腹痛及
腹瀉等癥狀,甚至可見小塊腸壁缺血性壞死或腸麻痹。
(5)其他:心律失常時可使血壓下降,皮膚可現蒼白濕冷甚或紫紺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