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檢查
心電圖(ECG)
1. 顯示右室肥厚和勞損、電軸右偏。如額面平均電軸>=+90度,重度順鐘向轉位,Rv1+ Sv5>=1.05mV及肺型P波。也可見右束支傳導阻滯及低電壓圖形。在V1、V2、甚至延至V3,可出現酷似陣舊性心梗圖形的QS波。
2. 用于可疑肺動脈高壓患者的篩查,以發現可能存在的解剖異常和心律失常。
因敏感性低,不是一項有效的篩查工具;但是可有助于判斷預后。
胸部X線
1. 顯示合并存在的肺部疾患。
2. 提示肺動脈高壓的表現包括:右下肺動脈干擴張,其橫徑>=15mm;其橫徑與氣管橫徑之比值>=1.07;肺動脈段明顯突出或其高度>=3mm;右心室增大征,同時伴有周圍肺血管影纖細、稀少。個別病人心衰控制后可見心臟影有所縮小。
經胸多普勒超聲心動圖(TTE)
1. 超聲心動圖是發現肺高壓和排除心臟疾患的最有效手段。
2. TTE可評估肺動脈壓力,并可為評估病因、分類和預后提供相關信息。
3. 對于無癥狀的高危人群,應采用多普勒超聲測定肺動脈壓力。
4. 肺心病患者可有右心室流出道內徑(>=30mm),右心室內徑(>=20mm),右心室前壁的厚度,左/右心室內徑的比值(<2),右肺動脈內徑或肺動脈干及右心房增大。
5. 肺動脈測定和動脈血氣分析:
識別潛在氣道或肺實質疾病的影響。
動脈血氣分析用于排除低氧血癥和酸中毒。
肺功能失代償期可出現低氧血癥或合并高碳酸血癥,當PaO2<8.0kPa(60mmHg)、PaCO2>6.6kPa(50mmHg),表示有呼衰。
血液檢查
1. 紅細胞及血紅蛋白可升高。
2. 全血黏度及血漿黏度可增加,紅細胞電泳時間常延長。
3. 合并感染時,白細胞總數增高、中性粒細胞增加。
4. 腎功能或肝功能改變;血清電解質異常。
痰細菌學檢查
1. 對急性加重期肺心病可以指導抗菌藥物的選用。
用于肺高壓臨床分類的輔助檢查
如下檢查有助于鑒別肺高壓的病因
1. 肺通氣/灌注(V/Q)掃描
鑒別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壓和特發性肺動脈高壓。
結果正常提示可排除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壓(CTEPH)。
2. 高分辨率CT非掃描
有助于診斷浸潤性肺疾患和肺氣腫
肺靜脈阻塞性疾病可能存在淋巴結腫大、胸膜陰影和滲出等表現。
可能清晰顯示肺毛細血管瘤。
3. 肺血管造影
用于肺動脈高壓和V/Q掃描提示CTEPH的患者以確定診斷,為判斷能否手術提供了最好的解剖信息。
4. 右心導管檢查
是肺動脈高壓診斷和病情評估的最佳標準,考慮用于所有原因不明的肺高壓患者。
用于發現隱匿性分流、先天性心臟病、肺動脈遠端狹窄,確診肺高壓明確特定的病因、判斷肺高壓嚴重程度、評估血流動力學情況以及指導治療。
5.
睡眠障礙的相關檢查
病人必須接受有關呼吸睡眠障礙的評估,并在有指征時給予治療。
用于判斷病因和相關因素的輔助檢查
1. 血常規、凝血酶原時間等凝血功能檢查、甲狀腺功能。
2. 篩查易栓癥,包括狼瘡抗凝因子,抗磷脂抗體。
3. 篩查自身免疫疾病,包括抗核抗體(ANA)、抗著絲粒抗體、抗-SCL-70、RNP抗體。(ANA升高的患者需要進行血清學檢查,并請
風濕免疫科會診。)
4. HIV測定。
5. 肝功能,
肝炎相關檢查。
6. 腹部超聲:判定是否存在
肝硬化和門脈高壓。
7. 6分鐘步行測試判斷運動能力和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