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陽氣升發,蟄伏一冬的身體開始躍躍欲試。中醫認為,肝屬木,應于春季。肝氣的升發如同春季開始發芽、伸展、向上的樹木,因此,春季養生重在養肝。那么,春天該如何養肝護肝呢?
規律三餐配粗糧,減負擔,少吃糖
肝臟有調節血糖濃度,維持其穩定的重要作用。過度饑餓或者暴飲暴食,長期如此饑一頓飽一頓的,很容易引起血糖波動,造成肝造負擔。
因此,需要規律用餐、少食多餐,主食不局限于精白米面食物,交替變化地吃多種粗糧全谷、雜豆、薯類,有利于控制血糖,養肝護肝。同時,白砂糖、各種糖果、甜飲料、糕點、濃縮果汁、果醬甚至蜂蜜,都要盡可能少吃或不吃。糖尿病人更是如此。這樣才有利于維持肝臟的正常代謝能力。
新鮮魚蝦禽肉奶,鮮蔬果,優蛋白
豬牛羊肉、魚蝦禽肉,以及蛋類、奶制品中所含的蛋白質,都屬于「優質蛋白質」。它們就像肝臟的護理工一樣,能夠起到維持和促進細胞正常功能的作用。
所謂「吃肝養肝」的說法,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動物肝臟富含鐵、優質蛋白、維生素 A 以及其它一些微量元素,對身體是有好處的。
但同樣,適量很重要。因為肝臟的膽固醇略多,建議選購檢疫檢驗合格的肝臟制品,一周一次,一次一二兩就足夠了。少吃或不吃水果,容易維生素 C、維生素 E 不足;而如果水果吃得太多,水果中的糖類也會攝入過多,不利于血糖穩定。每天吃一份拳頭大小的水果比較適宜了。
最后,蔬菜,尤其是深色葉子的菠菜、油菜、紫甘藍等,其中含有維生素、礦物質、胡蘿卜素等,有益于幫助肝損傷的修復。而海帶、木耳、蘑菇等各種菌藻類和筍類中,豐富的膳食多糖和纖維素也是對肝很有好處的。
勸君少飲一杯酒,酒傷肝,平添愁
酒精對于肝的傷害是明確無誤的。長期大量飲酒,會造成酒精性脂肪肝,初期往往沒有癥狀或只有輕微的乏力、右上腹隱痛。長此以往,當發展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甚至有精神神經癥狀表現的慢性酒精中毒后,就得不償失了。
藥物毒性須警惕,中草藥,多留意
同樣是吃,最后說說「吃藥」。
很多人知道有些化學藥物會引起肝損傷,用藥時會比較小心。但不要因為害怕副作用,反而忽視了對原發病的治療。為了控制慢性病,該吃的藥還是得按量吃。通,醫生建議的服藥量都是在安全范圍內的,且獲益遠大于害處。
不少人還容易忽略很多中草藥、中成藥的肝毒性,認為純天然的中草藥安全無毒副作用。事實上,許多中草藥的毒理沒有得到充分研究,沒有科學試驗得出的用法用量、禁忌人群、不良反應,只能在說明書上寫上一句「尚不明確」了事。
因而,為了養肝護肝,用藥,尤其是中成藥,要非常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