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自然》雜志網站近日報道,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醫學院領導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一種普通的抗癌藥物能打開小鼠腦中處于休眠狀態的父方等位基因UBE3A,為治療天使人綜合征及其他神經基因紊亂疾病帶來了希望。新研究表明,抗癌藥物能激活沉默的等位基因,在治療基因組印記紊亂類疾病方面具有潛在價值。
每個人都從父母雙方那里遺傳了一套基因副本,叫做等位基因,但在神經系統中,只有來自母方的基因被表達,父方基因在一種叫做“印記”的過程中被關閉了。UBE3A是UBE3A蛋白的基因編碼,調控著多余蛋白質的分解,與神經系統發育過程密切相關。在天使人綜合征中,70%的患者來自母方的UBE3A等位基因發生了變異或缺失,因此無法產生UBE3A蛋白。天使人綜合征也叫快樂木偶綜合征,最早發現于1965年,患者特征是動作像木偶、
癲癇、學習能力低下和頻繁地發笑。全球每15000新生兒中約1名天使人綜合征患者。
如果能打開父方等位基因,讓其在神經細胞中制造出有功能活性的UBE3A蛋白,就可能找到治療天使人綜合征的藥物。為此,北卡羅來納大學醫學院細胞生物學家本杰明·菲爾波特和馬克·茲卡領導的研究小組篩選了大約2300種化合物,發現一組叫做局部異構酶I抑制劑的抗癌藥物能做到這一點。局部異構酶是一種在復制過程中連接DNA的蛋白質,能幫助染色體復制。而局部異構酶抑制劑會讓這種連接無限地持續下去,甚至破壞DNA。
他們給小鼠注射了一種叫做拖補替康(topotecan)的藥物,觀察它們神經元中UBE3A的表達水平。結果發現,不僅父方等位基因被激活,而且這一效果在治療后持續了12個星期。目前研究小組還不知道它的確切機制,但茲卡說,藥物好像減少了反基因副本UBE3A-ATS的表達,而這種反基因副本通常用來鎖住父方UBE3A的表達。
目前,對天使人綜合征患者的治療只能針對他們出現的各種癥狀,而不能治本。“我們的研究為治療天使人綜合征帶來了希望。從理論上講,還可能治療其他類型的神經基因失調。” 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神經兒科醫師伯納德·丹說。(常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