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更偏愛中國人?這是真的嗎?我們來看一組數據:目前我國食管癌的發病率居世界第一位,發病人數占發病總數的60%,且男性的發病率是女性的二倍!也就是說,全世界每兩名食管癌發病患者中,就至少有一名是中國人,這是多么觸目驚心的數字!專家多年來致力于食管癌的防治與研究工作,經過長達近十年的數據跟蹤分析,以及該院萬余例食管癌患者治療情況研究總結,專家們發現我國食管癌的高發區及高發人群及高發原因,并研究出了治療對策。
我國食管癌發病的高發區在哪里?
百濟藥師介紹,我國是食管癌的高發區,河南省最高,其次為江蘇、山西、河北、福建、陜西、安徽、湖南、新疆等省、自治區的部分地區。河南林州縣35~64歲男性食管癌發病率為478.87/10萬。我國少數民族中,食管癌死亡率以哈薩克族為最高(39.27/10萬),苗族最低(1.09/10萬),兩者相差35倍。
哪些人是食管癌高發人群?食管癌的發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國內外大致相同,我國的性別比例為20:1。高發區男女比例差別小,低發區男女比例差別大。食管癌多發生于中老年人,30歲以前發病率很低,30歲以后隨年齡增加其發病率不斷增高。我國食管癌男女合計平均年齡為63.49歲,80%發病在50歲以后。
關鍵問題是,食管癌為何偏愛中國人?!專家們發現,食管癌是典型的生活方式癌。誘發食管癌的危險因素包括飲食習慣、營養因素、微量元素和癌前病變等多方面作用。而我國食管癌高發區人群祖祖輩輩延續下來的生活方式,大大增加了誘發了食管癌的機率。太行山周邊地區之所以食管癌高發,與這個地區的人一年四季食用腌制食品有密切關系。亞硝胺類化合物是公認的強致癌物,酸菜、腌制和發霉食物均含有亞硝胺類化合物和真菌毒素。從膳食中攝入亞硝胺的量與食管癌的發病率成正比,并且長期進食過快、蹲食、偏硬、過熱和制作粗糙的食物,也大大增加了這一地區食管癌的高發機率。福建、江蘇、安徽等地區長期嗜食過于辛辣、飲烈酒、吃大量胡椒、咀嚼檳榔或煙絲,這些對食管黏膜的慢性刺激,在不斷的損傷――修復過程中,容易引起癌變。
雖然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管癌的發病呈下降趨勢,但仍要注意糾正不良飲食習慣,同時做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治療方面,早期可以手術,中晚期食管癌不建議手術,可以采用電化學介入配合粒子支架,或者配合放化療的方法進行綜合治療。早期的食管癌病人經過治療后5年生存率能夠達到90%以上。一般認為
腫瘤5年不復發就可痊愈。
看來,不是食管癌會偏愛中國人,食管癌更偏愛多一些的是不注重科學飲食、不正常生活起居、不注重定期檢查的人群,無論生活在哪個國家,只要我們積極預防,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生活,就可以避免疾病找上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