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表明,在國人席上常菜的牛皮菜、酸菜等食品中,硝酸鹽和亞硝鹽的含量比較高;在酸菜中,還分離出有促癌和致癌作用的白地霉。高發地區的居民經常食用久貯霉變的食物,愛飲烈性灑,喜吃刺激性食物,這些也是可疑的誘因。
另外,在
食道癌高發區的營養調查中,發現膳食中維生素A、維生素B2、維生素C和鈣等明顯不足。根據中醫研究的資料,早期發現的食道癌治療后,5年存活率可高達90%,可見,早期發現對食道癌的預后是很重要的。
食道癌的早期癥狀
(1)吞咽食物梗噎感:早期癥狀不典型,常有唾液增多,吞咽不適癥狀,一般能進普食,不影響健康,有時吞咽食物時有停滯感。癥狀發生常與病人情緒波動有關。
(2)胸骨后疼痛或悶脹不適:約半數病人訴咽下食物時胸骨后有輕微疼痛或悶脹不適,多在吞咽粗糙硬食、熱食或具有刺激性食物時疼痛明顯,進流質、溫食疼痛較輕,咽下食物時疼痛,食后疼痛減輕或消失,也有個別人疼痛較重,呈持續性,病人自覺疼痛部位與食管內病變不一致。
(3)食道內異物感:病人感覺食管內有類似米粒或蔬菜片貼附于食壁,咽不下又吐不出來,與進食無關,即使不做吞咽動作也有異物感覺,異物感的部位與食管病變部位一致。
(4)咽喉干燥:有1/3的病人訴咽喉部干燥發緊,咽下食物不利或輕微疼痛,進干燥或粗糙食物尤為明顯。
(5)食物通過緩慢感及滯留感,飲水也有相同感覺。另外,一些病人有背沉、噯氣等癥狀。半數以上病人癥狀出現到確診的時間在一年以上,有些達四年以之久,對早期食道癌及早做出正確診斷采取正確處理具有重要臨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