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131I]
腫瘤細胞核人鼠嵌合單克隆抗體注射液使用說明書
—請仔細閱讀說明書并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藥品名稱】
通用名:碘[131I]腫瘤細胞核人鼠嵌合單克隆抗體注射液
商品名:唯美生、Vivatuxin
英文名:Iodine [131I] Tumor Necrosis Therapy Monoclonal Antibody Injection
漢語拼音:Dian[131I] Zhongliu Xibaohe Ren Shu Qianhe Dan Kelong Kangti Zhusheye
【成份】
本品主要成分及其化學名稱為:本品為放射性碘[131I]標記的用基因工程方法由NS0細胞生產的嵌合型腫瘤細胞核人鼠嵌合單克隆抗體(TNT)注射液,放射性濃度約為370 MBq/ml (10 mCi/ml)。
化學結構式為:131I-chTNT 分子量:chTNT分子量約為150000道爾頓,131I的分子量為127。
輔料:0.02M磷酸緩沖液(pH 7.4)、0.15M氯化鈉、4%人血清
白蛋白。
【性狀】
本品外觀為淡黃色澄明液體,無臭無味。
【適應癥】
試用于放化療不能控制或復發的晚期
肺癌的放射免疫治療。
【規格】
1850 MBq(50 mCi)/5 ml/瓶。
【用法用量】
用藥前處理:每次治療前3天開始口服復方碘液,10滴/次,3次/日,直到治療結束后7天,以封閉甲狀腺,減少放射性對甲狀腺的損傷。為防止過敏反應發生,可在治療前半小時肌注地塞米松5mg,非那根25mg。
用藥方法:
1、 全身給藥:本品可以直接推注,或用生理鹽水建立靜脈通道后推注或滴注。
2、 局部給藥:在影像學引導下(CT、X線透視或DSA)經肺穿刺將藥物注入瘤體。
用量: 每療程用藥二次,之間間隔2-4周。具體用量為:
1、全身靜脈注射:劑量為29.6 MBq(0.8 mCi)/kg。
2、局部給藥:每次劑量為18.5-37.0 MBq(0.5-1 mCi)/cm3瘤體, 最大給藥量為1850 MBq(50 mCi)。
【不良反應】
1、骨髓抑制是131I-chTNT最主要的不良反應,兩種給藥途徑出現的所有嚴重不良反應(Ⅲ、Ⅳ)均為骨髓抑制,對于局部給藥途徑來說發生率在5%以上的不良反應均為骨髓抑制。兩種給藥途徑引起的骨髓抑制的詳細情況見表一。
131I由反應堆生產,其放射數據為:
131I的物理半衰期為8.04天,其放射性衰變表為:
【免疫原性】
經131I-chTNT治療的肺癌患者的血清分別采用ELISA和BIACORE方法檢測抗TNT抗體反應(HAMA反應),ELISA方法檢測結果表明,接受治療后,78例患者中共有4例患者血清中檢測出抗TNT抗體,發生率為5.13%;用BIACORE的方法檢測上述78例患者的血清,結果共檢測出7例陽性患者,發生率為8.97%;兩種方法檢測均為抗TNT抗體反應陽性的患者有4例,發生率為5.13%。患者進行下一個療程治療前應該檢測抗TNT抗體反應,陽性患者禁止再次使用本品。
【禁忌】
1、肝腎功能異常者、心肌損害或有充血性心衰者。
2、孕婦、哺乳期婦女、未成年患者。
3、碘過敏患者或抗TNT抗體反應陽性者。
4、曾用過鼠源性抗體者。
5、造血功能不良者。近期化療、放療患者,需要依靠造血恢復藥物維持外周血患者。白細胞、血小板等血細胞計數低于正常范圍者。
6、有明顯胸腹水者,或者腫塊表面紅腫熱痛伴有白細胞>10×109/L者。
7、各種急性或慢性炎癥患者。
【注意事項】
1、 本品為放射性制劑,患者不得自行使用。
2、 本品必須在有開放性核素工作許可證和核醫學醫師執業證的單位使用。
3、 醫生應按本說明書所推薦用量給藥,嚴防過量。
4、 給藥前必須排除禁忌使用患者。
5、 患者停用本藥后請注意隨訪甲狀腺功能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不宜使用本品。
【兒童用藥】
不宜使用本品。
【老年患者用藥】
80歲以上患者不宜使用本品。
【藥物相互作用】
尚無該藥與放化療聯合使用的臨床試驗資料。本品不得與放化療同時使用,亦不可在放化療或其它因素造成的血象下降未完全恢復時使用。
【藥物過量】
未進行該項試驗且無參考文獻。因本品為放射性藥品,過量使用可能會造成機體造血功能抑制。
【藥理毒理】
藥理作用
本品是一種用于實體瘤放射免疫治療的131I標記的人鼠嵌合型單抗,該單抗靶向作用于腫瘤壞死區中變性、壞死細胞的細胞核,將其荷載的放射性131I輸送到實體瘤壞死部位,通過其局部放射性而對實體瘤組織細胞產生殺傷作用。
毒理研究
重復給藥毒性:SD大鼠連續4周,每周一次靜脈注射本品的主要毒性反應為骨髓抑制所致的白細胞下降,主要毒性靶器官為甲狀腺、脾臟和骨髓。無明顯毒性反應劑量為1.0 mCi/200g(按體表面積折算,相應的人用劑量為0.80 mCi/kg);當劑量≥8.0 mCi/200g時,可產生嚴重的毒性反應,且不能完全恢復。
【藥代動力學】
動物實驗表明,本品經靜脈注射后,在血液內以二室模型分布和清除。荷瘤動物模型顯像研究表明,131I-chTNT對多種實體瘤均有親和性,定位良好,腫瘤病灶中有放射性攝取。給藥3天后,腫瘤/非瘤比值可達5-30倍左右,正常器官無放射性抗體積聚。
本品治療21例晚期肺癌患者,其中10例全身給藥,11例局部給藥,結果發現兩種給藥途徑條件下本品在人體血液中分布均符合二室模型。全身給藥T1/2(α)為4.43 h、T1/2(β)為78.37 h;局部給藥有明顯的吸收過程,吸收相T1/2(α)為0.891 h、T1/2(β)為86.88 h。
經HPLC分析本品在血液中呈結合態,游離131I主要經尿排出。經靜脈注射或局部給藥后對部分肺癌患者進行系列核素顯像,結果顯示肺癌患者靜脈給藥后腫瘤部位逐步濃聚放射性,并保持相當長時間。腫瘤局部給藥后放射性藥物持續濃聚于腫瘤組織,腫瘤/非瘤比值較靜脈注射給藥更高。
【內輻射吸收劑量】
9例靜脈給藥患者腫瘤組織的平均吸收劑量為8.45±3.60 Gy(4.26-14.5 Gy),腫瘤/非瘤比值為3.77±1.88;5例腫瘤局部注射患者腫瘤組織的平均吸收劑量是30.0±14.4Gy(13.7-46.3Gy),腫瘤/非瘤比值為8.95±3.60;肺組織的平均吸收劑量靜脈給藥患者小于腫瘤局部注射患者,前者為 1.69 mGy/MBq,后者為2.49mGy/MBq。此外,其它正常組織器官的平均吸收劑量均為靜脈給藥患者大于腫瘤局部注射患者。其中,靜脈給藥患者紅骨髓的平均吸收劑量為0.37±0.07mGy/MBq,實際吸收劑量為0.51±0.11Gy(0.37-0.73Gy);腫瘤局部注射患者平均吸收劑量為0.19±0.11 mGy/MBq,實際吸收劑量為0.23±0.12Gy(0.11-0.4Gy)。表四和表五分別給出了肺癌患者經靜脈或腫瘤局部注射131I-chTNT后主要器官的平均內輻射吸收劑量。
【貯藏】
存放于鉛罐中,4±2℃冰箱或者冰箱冷凍室內保存,使用前取出。運輸時將鉛罐置入帶有發泡塑料防震襯里的專用運輸裝置中,鉛罐與防震襯里之間的空隙放入冰袋或干冰,使產品保持低溫。運輸裝置表面貼上外標簽和特殊標簽。
【包裝】
內包裝為10ml管制玻璃瓶和丁基橡膠藥用瓶塞。
外包裝包括屏蔽鉛罐、發泡塑料防震襯里和外包裝鐵桶或專用塑料桶。
【有效期】
1、產品為冰凍固態,有效期為生產后5天,約為0.166月。使用前從冷凍室取出,置于4 ℃或室溫,待固體完全溶解后使用。本品完全溶解后應在24小時內使用。
2、產品為液態,用戶接收后存放于4±2℃冰箱中,有效期為生產后24小時,約為0.03月。用前取出,室溫放置半小時后使用。
【執行標準】 “碘[131I]腫瘤細胞核人鼠嵌合單抗注射液制造及檢定規程(試行) ”
(注冊標準編號YBS0003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