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對于白血病患者或家屬而言,正確認識該疾病有很重大的意義,然而還有一些誤區有待澄清。那么,在日常中,對于白血病的治療有哪些常見誤區?
㈠骨髓移植是
治療白血病的最佳手段
骨髓移植是某些類型白血病的唯一根治方法,比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但是認為骨髓移植是治療白血病的最佳手段,白血病患者應不惜一切代價爭取骨髓移植的觀點是不正確的。
正解:
①部分類型白血病不采用骨髓移植也是可以治愈的,比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等,傳統化療療效很好,不需要首選骨髓移植,只有復發和難治病例才考慮選擇。
②部分類型白血病藥物治療也可獲得較長生存期,預后良好,比如T(8,21)染色體陽性的急性粒細胞白血病、急性粒單細胞白血病M4EO型,也不首選骨髓移植。
③骨髓移植也要受到患者經濟條件、是否有合適的供者、移植相關并發癥等因素限制,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選擇最佳治療方案。
㈡骨髓穿刺檢查會對身體造成損害,能不做最好不做
目前來說,骨髓穿刺是診斷白血病必不可少的一項診查項目,所以考慮白血病,骨髓穿刺是必須要進行的。
正解:一般來講,骨髓穿刺對人體健康并無影響。“骨髓穿刺檢查”最常選擇的部位是髂骨,此骨位于腹部下方外側,即下腹兩側向側前方突起的部位。此項操作一般需要在局部麻醉下進行,不會損傷大的神經和血管,因此不會造成大出血或神經肌肉麻痹等后果。骨髓穿刺檢查時,醫生會嚴格地消毒,不會引起骨髓炎。骨髓檢查操作很簡單,一般骨髓穿刺全過程也不過幾分鐘,部分患者在抽取骨髓液的瞬間有酸痛感外基本感覺不到什么痛苦,甚至不如一般靜脈注射帶來的痛苦多,骨髓穿刺結束后一般按壓3-5分鐘就可以起床活動。
溫馨提醒:骨髓穿刺同靜脈取血畢竟有所不同,廣義上講骨穿也屬于創傷性檢查之一。加之目前我國所用骨穿針多非一次性耗用品,故極少數情況下可能在操作過程中發生穿刺意外情況,近年部分醫療機構已開始采用一次性骨髓穿刺包,安全性得到很大提高。權衡利弊,對可疑患者而言,積極配合進行骨髓穿刺檢查是必要的。
㈢白血病是絕癥,所有治療都只是延長生命,得了白血病死亡只是時間問題
正解:這個觀點是不正確的,白血病雖然是一種難治性疾病,但隨著近年醫療技術的進步,很多類型的白血病已獲得了較好療效,生存期明顯延長,部分類型已可治愈,比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通過全反式
維甲酸、亞砷酸聯合化療藥物,可使75%~80%左右患者達到治愈;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通過常規化療也可使80%患者達到治愈。其他類型白血病治療近年也有不同程度的進展,有條件的患者通過造血干細胞移植或骨髓移植根治幾率也可達50%~80%不等。
㈣白血病化療副反應太大,吃藥比得病還受罪,干脆別治了
白血病化療的確存在一定的毒副反應,但只要是在正規血液病治療機構,采用正確的治療方案,絕大多數患者是可以耐受的。而且目前白血病治愈幾率不斷提高,各種化療輔助藥物的應用,特別是中醫藥的參與,使化療的毒副反應逐步減少,患者耐受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此外家屬的支持和鼓勵也必不可少,白血病病人治療效果的好壞不僅取決于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與護理,而且與家屬的支持密不可分。
癌癥患者的家屬不僅是病人生活上的照顧者,實際上還起著一個醫生助理的作用。研究表明,癌癥病人家屬的恐懼和顧慮非常容易傳播給病人,病人對家屬的表情、態度以及舉止都非常敏感。因此,對病人家屬的第一個要求便是要在病人面前鎮靜自若,努力給患者創造并提供一個良好的養病環境及精神支持。其次,家屬要了解一些癌癥疾病的基本知識,如癌癥不是傳染病,也不是不治之癥,只要堅持正規治療,療效往往是很好的。當癌癥病人出現痛苦、心情抑郁時,要在心理上安慰、體貼,在生活上細心照料。當病人在放、化療期間出現食欲減退、惡心、嘔吐時,家屬應盡量做些平時喜歡吃而又富于營養的食物,增加體質。家屬還應協助醫護人員觀察病人的病情變化,如出現白細胞減少,抵抗力下降時,家屬要勸阻病人少去公共場所,以免交叉感染,加重病情。
腫瘤科藥師溫馨提醒:對于白血病的治療,可以選擇
復方環磷酰胺片、
羥基脲片、
甲氨蝶呤片等藥物是臨床常見治療白血病的藥物,可致電400-101-6868咨詢我們的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