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仙草話靈芝
順應著世界范圍內“回歸自然”的大潮流,我國傳統中醫藥正逐步走向世界,并且因其確切的療效,高度的安全性為世界所矚目。而中國醫藥寶庫中的精品――靈芝更加被眾人所關注。
靈芝自古以來被稱為仙草、瑞草、瑤草、還陽草,認為是天意、美好、吉祥、富貴和長壽的象征。作為一種文化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涉及到建筑裝飾、繪畫藝術、美學、營養學、宗教信仰等各個領域。并被西方人昵稱為“神奇的東方蘑菇”。它神秘的色彩,以我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諸多近乎玄秘的傳說中就可體現的淋漓盡致。嫦娥因為靈芝而長生不老,并住進了月宮,唐朝詩人李商隱還根據這個傳說,寫下一首詩:云因屏風獨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武夷山彭祖活了760年貌似童顏,不見衰老,只是因為他服食了靈芝仙草,故史稱他的養生之道是“茹芝飲瀑,遁跡養生”。對于靈芝生成的說法就更具神奇色彩,傳說中靈芝的生成是千年靈精集地間之正氣,集日月之精華,藏龍臥虎之地靈,集九星之星光點,歷經數億萬年后靈芝精的現身從而成為不死仙草!渡胶=洝分芯陀嘘P于炎帝幼女“瑤姬”精魂化為“芝草”的神話故事。
靈芝文化世界獨特
古往今來,中華民族在華夏大地上繁衍生息,創造了五千年的文明和文化。古人還在生活實踐中,逐漸認識、研究和應用靈芝,并創造了源遠流長、內容深博、世界獨特的中華靈芝文化。中華靈芝文化影響廣泛而深遠。伴隨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類社會的進步,這一中國獨特的文化又不斷地增添了新時代的內涵。
中國古人識芝及靈芝文化的起源
中國古人最早發現靈芝藥用強身滋補、扶正固本,延年益壽,于是崇敬靈芝便把靈芝看作仙草、仙藥,以至在民眾的心目中成為超自然的祥瑞之物。在認識和應用靈芝的過程中逐漸附加了豐富的文化內容。
探究其靈芝發現歷史,自然會伴隨神話傳說。靈芝一名最早出現于楚國人宋玉的《高唐賦》可見與楚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在《山海經》中描述原來是炎帝之幼女“瑤姬”的精靈轉化為“瑤草”即靈芝,后經文人加工描繪與傳承,逐漸演變成富于神奇色彩的故事。
靈芝文化的產生與形成,是我國古代社會、科學技術及生物學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跡。靈芝文化源于古人對靈芝的崇拜和信仰,其內容涉及到宗教信仰、醫藥學、古哲學、語言文字、民俗及民間文學、生物學、園藝學、自然地理、歷史學、建筑學、戲曲藝術、營養學、美學及發展到社會經濟和國際交流等各個方面。
我國靈芝文化突出的表現了紛繁瑰麗的民族特色,于是千百年來影響著中華民族意識心態、倫理道德、傳統觀念及精神文明,創造了人類發展史上極其光輝的一種文化類型。古埃及人、古希臘人、印第安人及俄國西伯利亞人崇拜的“菇文化”,在人類文明史上所占據的地位和影響,遠不及中國靈芝文化。我國古人對靈芝的藥用以及對靈芝形態、分布等多方面觀察,逐漸加深了感性和理性認識。
我國道家有關論及靈芝的“本草”著述很多。梁代陶宏景的《神農本草經集注》、《漢書•藝文志》、《黃帝雜子芝菌》、《太上靈寶芝草品》、《神仙之草圖》、《芝草圖》、《靈芝本草圖》等。這些古代著述對推動中國古代芝草的研究,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
中國古代首創種芝術
中國道家追求長生,主張人“以生為貴”。認為“生為天地之大德”,也就是說人必須身體健康才能實現人的價值。可見“以人為本”是道家文化重要思想信念。于是積極推崇服食靈芝且能“輕身不老,延年神仙”?上ё匀唤缢`芝資源有限,正如蘇敬所言“芝自難得,縱獲一二,豈得終久服耶”。道家便思考種芝,首先觀察靈芝的生態習性是道家種芝藝術的著眼點。
我國種芝術歸功于葛洪等道家代表人物。這位東晉著名的煉丹家,為了給人以食“萬物之精華”,他開始以礦物為原料提煉金丹,稱之為“火煉”。后來發現用生物類原料提煉其效果更好,可為“水煉”,于是他在煉丹術上又注重了采集植物、芝草等煉長生不老藥。他著有《神仙服食藥方》,在《抱樸子•白篇》中記有種芝術。即說“夫菌芝者,自然而生,‘以五石木’種芝,芝生,取而服之,亦與自然芝無異俱令人長生”。
《本草綱目》中記述“方士以木積濕處,用藥敷之,即生五色芝”。清代陳 子在《花鏡》中具體的記述了“道家種芝法,每以糯米飯搗爛,加雄黃、鹿頭血、包暴干冬筍,俟冬至日,堆于土中自出,或灌入老樹腐爛處,來豐富雨后,即可得各色靈芝矣”。這些種芝術在當時不能不說是古人創造的栽培靈芝的可行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原理,為今天人工培育靈芝積累了經驗。
靈芝與文學藝術
魯迅先生講“中國文化的根底是道家。”道家文化歷史悠久、內容豐富,風格獨特對靈芝文化的形成及發展有著重要的聯系。道教產生于東漢,盛行于魏晉,流行于唐宋以至延續元明清至今。古代道家煉丹、尋仙藥、種芝、著書論理,使靈芝富有極其宏厚的文化內涵。古今崇尚和重視靈芝研究藥用,無不與道家做出的貢獻有關。
我國歷史上道家返樸歸真、崇尚自然的思想,還對靈芝藝術價值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作用。靈芝本身古樸典雅、古色古香、漆光閃亮。菌蓋條棱放射,波狀環紋交錯,輝映成趣,令人遐想。生長發育完整的靈芝便是一件天然藝術品。在《花鏡》中記述將靈芝“取置盆松之下,蘭蕙之中,甚有逸致”,說明古時發現靈芝的觀賞價值,還制作成盆景等藝術品。我國歷代名人大家,幾乎均留下了贊頌靈芝的詩詞繪畫。
靈芝多屬于一年或兩年生,木栓質且營養豐富,易蟲蛀霉變,不能長期保存,能工巧匠便仿靈芝雕刻加工美化,漸漸變成“靈芝如意”。這類高雅的物品,是宮廷官宦名門饋贈禮品或作為定婚之信物。如意可謂中國歷史上出現最早的吉祥物之一。除木制的外,亦有玉、寶石、珊瑚、金銀等加工品,有的還制作成如意樹。
秦漢至明清2000多年的漫長歲月里,靈芝一直成為宗教藝術中的主要角色。除了有關靈芝的典籍、詩詞、繪畫、雕刻藝術品之外,還有像“白蛇傳”“八仙”“麻姑獻壽”等許多神話故事。
中國悠久的靈芝文化深刻的影響日本、朝鮮半島及東南亞地區,波及于歐美洲。特別是靈芝作為“長生不老仙藥”、仙草和祥瑞之物,首先為亞洲地區所接受。作者日本看到多處古寺、佛殿采用靈芝如意及靈芝祥云圖。
靈芝仙草與帝王崇拜
中國歷代皇帝與靈芝結下了不解之緣,因為他們都想長生不老,永持朝政。崇拜靈芝,求其祥瑞,這是受道家醫學大力宣揚服食靈芝養生的結果。葛洪在《抱樸子》中說“若夫仙人,以藥物養身,以求數延命,使內疾不生,外患不入,雖久視不死。王充在《論衡》中提出芝草“食之令人眉壽慶世”。所以古人將芝草視為“太上之藥”只要“得而食之,后天而老”,或“令人年不終”即長生不老。
服芝長生無不為歷代帝王所向往。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后,幻想長生不老,便詢問鬼谷先生,得知蓬萊仙島有靈芝仙藥,可使死者復生,活者長生不老,秦始皇深信不疑。據《史記》等古籍中記載,秦王派遣著名方士、崇尚道家、精于醫學、天文、地理、航海及醫藥養身之道的徐福,率男女三千及船員、百工等人員,并攜帶五谷,農業生產工具,于公元前210年東渡日本(蓬萊)尋找靈芝長生不老藥,結果再次未能返回。為了紀念這位經朝鮮半島沿海,東渡日本傳播靈芝文化的第一人,我國于1982年將當年徐福登船離岸的徐福村定名徐阜村。
漢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甘泉宮,棟梁腐朽而滋生芝草,大臣便借機歌功頌德說皇帝感動天地使芝草降生于宮廷,皇帝自然大喜,大赦天下。結果降旨于民眾每年向朝廷進貢靈芝。自漢武帝開始熱衷于靈芝祥瑞,到了宋真宗和宋徽宗教直至明代靈芝瑞應之事十分興隆,黎民百姓苦于其中。宋代王安石在《芝閣賦》中記述當朝逼迫民眾尋找靈芝的情景,“大臣窮搜遠采,山逐野老攀援俎伐,以上至不測之所不通,下至溪澗壑谷……從足跡之所不通,往往求焉”。說明當時舉國上下到處搜尋靈芝瑞草。形成了“四方以芝來告者萬數”。宋真宗(1008-1022年)詔令全國各地進獻芝草116次。王欽進8193本。宋徽宗教(1115年)泰山采芝草38000本。向真宗進獻95000本。每當獻芝時舉行盛典,運芝者絡繹不絕。
靈芝祥瑞遍中華
在我國如盤龍、鳳凰、麒麟等種類繁多的吉祥物中唯有靈芝及靈芝如意、靈芝祥云應用最廣泛,最為廣大群眾所歡迎,同時歷史最悠久,內涵最深博。
北京天安門前的華表,富有中國傳統建筑特色。潔白的大理石柱上雕有蟠龍和祥云,頂端有神態威嚴的蹲獸,板支上則有4~5朵靈芝樣祥云構成。在建筑群中起著裝飾作用,又是祥瑞的標志。在天安門城樓上懸掛有八個大型宮燈,燈的兩端均有靈芝如意樣的圖案,這也是中國傳統裝飾風格。
我國表達靈芝祥瑞的文物史料極為豐富。漢武帝劉徹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信服“天人感應”,順乎天子,天下太平,敬畏天命而祥瑞。靈芝的形象進一步成為瑞應的符號。崇敬靈芝的思想還反應在科舉制之中,北京國子監具有儒家思想的孔廟,現保存了元明清三代進士題名碑198塊。記有三朝科舉狀元、進士五萬余名,絕大多數石碑都用靈芝如意、靈芝祥云圖裝飾。乾隆五十七年清政府皇帝頒賜給西藏政府的金瓶,即“金本巴”,是專用來抽簽認定達賴和班禪及其他其活佛轉世靈童的。從瓶底到瓶頂均有靈芝如意圖裝飾。1995年在抽簽認定十一世班禪時,那金瓶上靈芝如意圖金光閃爍,輝煌璀璨,并顯示莊重、神圣、權利與嘉和祥瑞。
中華靈芝文化將再現輝煌
中國遼闊的疆城、優越的地理位置、多樣的生態環境、豐富的靈芝物種,使我國古人創造了悠久的靈芝文化歷史。顯示華夏民族祖先的聰明才智和對世界人類文化做出的輝煌的貢獻。
靈芝反映古代生物科學的發展和應用在許多典籍中都有所記載。晉代的《神農本草經》中將靈芝初步分為六種,這可以看作是世界上有關靈芝最早的種群分類,比西歐植物分類早了數百年。就明代《本草綱目》中靈芝以形、色、味、功能分類,還比被稱之為植物分類之父的林奈(Linneus)創造的現代分類還早了約400年。
靈芝屬于菌類真菌,多分布于熱帶、亞熱帶區域。自然界有200多種而我國已知多達近百種,是世界上靈芝物種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繁多的種類資源為進一步開發應用提供了廣闊的前景。就多方面而言,我國是名副其實的“靈芝王國”。中國是中華靈芝文化的發源地。
中國古人發現靈芝有藥效至少有2000年的歷史。古時服食靈芝曾經尉然成風,靈芝的藥性品位已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作了高度的總結。為現代靈芝的藥理藥化研究、臨床醫用以及促進中醫藥學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現在我國科學家在繼承古代靈芝文化的基礎上,采用高科技手段,以新的思維觀念創造和豐富新的文化內容,以研究試驗證明,靈芝具有抗衰老、防癌抗癌等藥用保健作用。目前已有三種靈芝正式列入2000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衛生部批準靈芝作為食品新資源,從法律上確定了藥、食兼用地位。
我國自上世紀七十年化以來,人工生產靈芝技術有很大提高,已成為世界靈芝生產和產品出口的大國。同時在靈芝種類資源的研究方面,馴化培養成功10多種,可收集應用的至少16種。伴隨靈芝深加工產品不斷向韓國、日本、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以及西歐出口。靈芝學術研討會多次召開。我國在靈芝方面的悠久歷史文化背景,豐富的物種資源和高科技手段等,是研究、開發新產品的優越條件。多種靈芝藥品及健品已銷售國內外市場。
綜上所述,靈芝文化唯中華民族所特有,是人類文明史上獨一無二的一種文化,這是炎黃子孫的一種榮耀。邁入二十一世紀的新時期,建立中華靈芝文化館,弘揚中華靈芝文化,創新靈芝文化產業,促進社會文明和經濟繁榮,是時代進步與發展的需要,也是歷史賦予我們的任務。讓我們中華民族為人類的文明再做貢獻,讓中華靈芝文化再現新的輝煌。
靈芝的發展歷程:
《神農本草》和《本草綱目》等大量古籍中記述有“五芝”或“六芝”。這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我國古人對靈芝最早的或原始的分類。由于我國地理位置優越,自然生境適宜靈芝繁殖生長,已知種類達90余種,為世界之首位。目前藥用保健研究領先,人工馴化、栽培生產種類多而產量大,尤其在藥理、藥化及臨床研究實驗工作多,特別是在靈芝保健功能、抗衰老機理和防癌抗癌研究實驗方面成績顯著,為靈芝現代研究做了新貢獻,把靈芝文化的內涵推向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靈芝文化的形成具有傳奇色彩。大約萌生于史前,經奴隸社會而發展,充實于漫長的封建社會時期,其中鼎盛于唐、宋、元、明時期。清代已較多的受西方科學文化影響,對靈芝的認識從神圣地位逐漸下降,然而靈芝的圣名卻深入民眾。從美學、藝術、建筑裝飾的角度被廣泛應用并發展到一定的階段。清代之后,隨著真菌學的發展,靈芝進入了現代生物學研究和現代醫藥學研究與應用的階段。
抗腫瘤中藥-中國古人最早認識和應用靈芝醫病,并視為中醫藥寶庫中的“瑰寶”。我們可以從藥用和不直接食用以及反應某些思想意識而言,靈芝所反應的文化已超出了菇文化的范疇,成為中國特有的一種靈芝文化。靈芝文化已成為中國文化的組成內容,通過物質實踐和意識形態的發展變化,推動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靈芝文化的發展受中國道家文化的影響最大。一些道教人物開始認識和倡導靈芝的藥用,著書立說積極推崇其藥效,把靈芝列為“上藥”,有“補中、益氣、增智慧、好顏色”,“久食長生、扶正固本”等功效。然而發展到進一步夸大藥效曾出現不實之說。如“食之成仙”、成為“仙丹妙藥”,給靈芝以“貴冠”,變成了“祥瑞之物”。把靈芝又作為一種起死回生藥物贊頌,如“白素貞盜仙草救許仙”的故事,家喻戶曉,廣為流傳。在道家思想、文化的影響和對靈芝的“渲染”之下靈芝被歷代天子帝王所崇敬,在某種程度上靈芝的圣威或所反應的一種意識信念又成了帝王利用的法寶。認為“王者有德行者,則芝草生”,宮廷有靈芝則皇帝萬歲、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永持朝政。事實已說明在中國歷史上靈芝就是神圣、高尚的象征,代表權利無上。莊重尊嚴,以及最有影響的吉祥物。黎民百姓每年窮搜苦找向朝廷進貢靈芝成了規矩,交納數量之大至今有據可查。一類真菌類生物,在中國歷史上被推崇到如此顯赫的地位以至于形成靈芝文化,這確是中國文化發展史的一個奇跡,是世界文明史上的罕事,而且唯獨中國古人所獨創。今天研究我國特有的靈芝文化,不僅揭示了人與菌物之間形成的一種特殊關系,而且有益于認識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為何如此之漫長。
中國靈芝文化的形成與發展還受儒家思想之影響。靈芝文化很容易被佛教徒所接受,促進了佛教的傳播,進而形成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佛教。靈芝文化伴隨佛教傳之日本、朝鮮半島及東南亞諸國。我們今天在日本都可以發現靈芝文化與佛教相聯系的文物或古典建筑。
近些年來國內陳士瑜等數位先生考證研究并收集了許多靈芝有關的文史資料,反映出極為豐腴的內容。筆者也曾在“中國食用菌”、“微生物學通報”、“自然資源”、“紫荊”雜志及“中國科學畫報”等刊物和部分圖書中論述或涉及到靈芝文化,但均屬于拋磚引玉。為完善“中國靈芝文化”,以下將涉及到的內容稍加歸類,作簡要記述:
西方旅行家、傳教士往往從了解中國民俗或好奇的角度,將靈芝有關的文化、文物傳至歐美。東方基督教徒又將靈芝文化與基督教相影響或相結合。作者曾在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教堂發現,在一幅懸掛早教堂的刺繡精致的圣經圖中,同時繡有兩個栩栩如生的靈芝,這應該說是靈芝文化與西方宗教文化典型結合的實例了。1979年英國出版的《蘑菇百科全書》中以八開大的篇幅彩色圖版展示了選自葛洪《抱樸子》(公元340)中系帶靈芝的人物畫。顯然還有很多有關靈芝文化方面的文物長期流失于國外。所以說中華民族所創造的靈芝文化,在世界上影響面之廣泛,內容之豐富,歷史之久遠,與社會及經濟發展相系之多,是任何國家和地區所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