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自2000年1月以來,收治Ⅲ、Ⅳ期
痔瘡患者76例,應用吻合器痔上粘膜環切術(PPH)治療,經臨床觀察及隨診分析,結合有關文獻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全組76例患者臨床診斷均為Ⅲ、Ⅳ期痔瘡患者,男45例,女31例。年齡20~74歲,平均年齡41.5歲。其中Ⅲ期患者49例,Ⅳ期27例。主要癥狀:有肛門不適76例,便血51例,有痔塊突出的76例;病程1~20年,平均8.1年。既往有9例曾用硬化劑治療,12例曾行痔切除術,經藥物治療73例。合并有直腸脫垂2例,慢性
結腸炎11例,
前列腺增生5例。
1.2 器械 采用美國強生公司生產的HCS或國產的圓形吻合器(33mm)及其附件。
1.3 麻醉及體位 選擇局部浸潤麻醉或骶管阻滯麻醉。采用膀胱截石位。
1.4 手術步驟 常規碘伏消毒會陰及直腸,充分擴肛,應用PPH器械裝置,用2-0prolene線,在齒狀線上3cm直腸粘膜3點處行荷包縫合,再距齒狀線上1~2cm直腸粘膜9點處行另一荷包縫合。縫合達粘膜下層,進針盡量靠近,避免漏縫粘膜。置入痔吻合器,收緊荷包線,在持續牽引荷包線的同時,旋緊吻合器,指示刻度到安全域的底端。擊發吻合器后,在關閉狀態留置30s,旋松吻合器并取出,以半圓規檢查吻合口,如有出血用3-0可吸收線縫合止血。取出肛管擴張器后,如肛緣有較大的皮贅或肥大的肛乳頭,予一并切除,小的皮贅無需處理。
2 結果
手術時間12~30min,平均19min。吻合線在齒狀線上10~25mm,平均15mm。吻合口需縫合止血者61例(80.26%)。術中出血量5~30ml,平均15ml。術中行外痔切除者25例(32.89%)。手術結束時,脫出肛門痔塊全部回縮的有39例(51.32%)。術后住院時間2~8天,平均4.1天。術后隨訪2~36個月,無復發,無大便失禁、肛門狹窄或肛周膿腫形成。
3 討論
3.1 理論依據 現在的觀點認為痔瘡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是肛墊下移,痔是直腸下端的唇狀肉贅或稱肛墊,由于treitz肌退行性變,盆底動力學的改變和肛墊內動靜脈吻合調節障礙,導致肛墊肥大或脫垂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叢血液淤滯形成痔瘡。PPH(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ˉrhoids,簡稱PPH)作為治療重度痔瘡的多一種選擇手段,顯示了痔的現代觀念并給人們打開了新的思路。PPH的原理是環形切除齒狀線以上直腸膨大部的寬約2cm的粘膜及粘膜上層組織后,使用吻合器將直腸粘膜吻合,使滑脫的肛墊向上懸吊,恢復其正常的解剖位置,同時,因切斷直腸上動脈的分支,血流量減少,痔核逐漸萎縮。但PPH術不切除起精細閉合肛管作用的肛墊,不切開肛管上皮,在最大限度地起保護肛門的功能。
3.2 手術適應證 目前許多學者 [1~4] 認為PPH手術的適應證掌握在Ⅲ~Ⅳ期內痔,Beattie [5] 認為應用于Ⅲ~Ⅳ期內痔和直腸粘膜脫垂的患者。Boccasanta [6] 將PPH應用于重度痔伴粘膜外脫垂。Pernie [7] 則認為可以把PPH的適應證擴大到Ⅱ~Ⅳ期內痔伴肛裂、低位肛瘺等疾病,但有血栓形成的嵌頓性內痔,施行PPH應持慎重態度。Ⅱ期內痔并有貧血的患者亦可考慮行PPH,嵌頓痔應慎重。禁忌證為肛門狹窄、直腸黏膜有嚴重纖維化的患者。
3.3 PPH的優點 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和治療舒適性要求的提高,選擇手術方式不再由醫生單方面決定的問題,患者的需求影響了醫生的行為。PPH的優點在于:(1)手術簡單,操作時間短;(2)術中出血少;(3)住院時間短,恢復工作及正常生活時間快,本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為2~8天;(4)術后痛苦少,術后肛門疼痛輕,持續時間短;(5)術后并發癥少,本組術后隨訪未見復發,無大便失禁、肛門狹窄或肛周膿腫形成;(6)術前準備簡單,術后無需特殊護理等。
3.4 術前術后處理 有關術前腸道準備及預防性抗生素的問題上,各家學者意見不一。Ho [8] 認為術前無需機械性腸道準備。多數學者 [2,5,7,8] 認為術前無需常規預防性應用抗生素,但也有學者 [4,6] 主張于術前或術中應用抗生素。在術后應用鎮痛藥方面,許多學者 [1,2,6,8] 的意見是術后依據病人的需要應用鎮痛藥物。術后予富纖維飲食可防止術后吻合口狹窄。我們采用術前口服甘露醇的方法行腸道準備。術后無需常規應用抗菌藥物,但全身情況較差及有
糖尿病等患者,術前術后予適當預防性使用抗生素。術后鼓勵患者早期活動,給富纖維的飲食,口服石蠟油潤滑腸道。
3.5 術后并發癥的防治
3.5.1 術后疼痛 PPH術后較傳統手術后疼痛輕。但許多學者認為術后依據病人的需要應用止痛劑,不能錯誤地讓患者以為PPH術后完全無痛,從而發生不必要的糾紛。術后疼痛與過度擴肛、用皮鉗鉗夾肛緣皮膚、吻合口設計過低、感染及括約肌管痙攣等有關。手術時荷包縫合在齒狀線1cm以上可減少疼痛,同時荷包縫合不能過深。
3.5.2 術后出血 術后出血大多發生在術后12h內。這與術者的手術操作有關,主要是術后吻合口檢查及止血不充分。認真檢查吻合口,徹底縫扎止血是防止術后出血的關鍵。術后防止早期大便太過干燥,可適當使用腸道潤滑。
3.5.3 術后尿潴留及肛門括約肌損傷 術中切除了部分粘膜及粘膜下層傷及腸壁的植物神經,與術后肛門不適、麻醉、術后臥床等有關,早期下床活動可減少尿潴留的出現。3.5.4 術后輕度大便失禁 PPH術后短暫輕度大便失禁與內括約肌損傷有關 [9] 。可能與荷包縫合太靠近齒線,損傷內括約肌而影響術后控便功能。可在術后3個月內恢復。手術時麻醉充分,如麻醉不足可加用局麻,以便順利置 入肛管擴張器和適度擴肛,荷包縫合時不能太深,避免內括肌的損傷。
3.5.5 術后直腸陰道瘺 與粘膜下荷包縫合過深有關,縫合進入肌層,吻合器擊發時夾有直腸陰道間隔。女性患者擊發吻合器前,應常規檢查陰道,防止并發癥的發生。
3.5.6 術后盆腔膿腫 Molloy [10] 報道了一例PPH術后盆腔膿腫,并因此而主張術前常規預防性應用抗生素。術前腸道準備,術中腸腔消毒,應用抗生素,可預防粘膜下感染及盆腔感染的發生。
PPH是在近代痔病理論基礎上,借助吻合器,使得手術操作相比與傳統手術更安全、有效、手術時間短、術后疼痛輕、恢復快、并發癥少等優點,隨訪結果提示近期療效肯定,而遠期療效有待進一步觀察。就目前的療效而言,PPH是治療重度痔瘡的一種較好的方法,值得臨床推廣使用。(參考來源:PPH在重度痔瘡治療中的臨床應用,陳永年,中華中西醫雜志2004年第5卷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