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熏洗是肛腸科一種常用治療方法,因它療效確切,而為歷代醫家所推崇。傳統方法將藥物多以煎煮熏洗,臨床應用有諸多不便,目前許多學者將經驗效方研制成了洗液或沖劑來熏洗,療效尚佳。2002年7月~2004年4月我們將熏洗坐浴湯采用自動煎藥包裝機煎成袋裝湯劑應用于臨床,治療
痔瘡120例,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230例,男148例,女82例;年齡21~72歲,21~30歲35例,31~40歲43例,41~50歲62例,51~60歲67例,60歲以上23例;內痔嵌頓82例,混合痔嵌頓87例,炎性外痔25例,血栓外痔36例。隨機分為治療組120例,對照組110例。
1.2 藥物組成及制備 熏洗坐浴湯藥物組成:荊芥、防風、赤芍、紅花各15g,蒼術、五倍子各20g,苦參、薄荷、艾葉、芒硝、地膚子、白鮮皮各30g。采用天津三延精密機械有限公司生產BZY-150K型自動煎藥包裝機將藥物煎成袋裝湯劑,每劑2袋,每袋200ml。
1.3 治療方法 治療時取上藥1袋200ml倒入盆中,加1000ml開水,先熏后洗,15~25min/次,2次/d;對照組以1∶5000PP液1000ml等溫熏洗,15~25min/次,2次/d。兩組患者熏洗后均外搽馬應龍麝香痔瘡膏。7天為1個療程。
1.4 療效標準 治愈:在1個療程內,癥狀消失,脫出、嵌頓之內痔回縮,肛緣水腫和血栓腫塊吸收、消退;顯效:在1個療程內,癥狀明顯改善,脫出、嵌頓之內痔及肛緣水腫和血栓縮小程度≥2/3;無效:在1個療程內,癥狀無明改善,脫出、嵌頓之內痔及肛緣水腫和血栓縮小程度<2/3。
2 結果
治療組治愈91例,顯效27例,無效2例,治愈率為75.83%,總有效率為98.33%;對照組治愈72例,顯效23例,無效15例,治愈率為65.45%,總有效率為86.36%。兩組治愈率和總有效率差異有顯著性(P<0.01)。
3 討論
中藥熏洗治療肛腸疾病,在古代醫學著作中有眾多記載,如《瘍醫大全》載曰:“大黃、樸硝熏洗治諸痔立效”。它是通過藥力和熱力相互協同作用,使藥物的有效成分透過皮膚發揮藥理作用,使肛門局部氣血經絡得到溫通,促進局部血運,增強局部組織的抗病能力,使局部功能改善和恢復,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中醫學認為,痔瘡多因飲食不節,過食厚味辛辣,致使濕熱內生;或因久坐、負重遠行,致使肛門血液瘀滯、循環障礙等,濕熱與瘀滯相搏,則氣血結滯,故治宜清熱燥濕、消腫止痛為主。方中荊芥、防風、薄荷祛風散瘀,通絡定痛;蒼術、苦參、地膚子、白鮮皮清熱解毒,燥濕消腫;芒硝瀉熱散結;五倍子收斂固澀,消腫止痛,斂瘡生肌;赤芍、紅花活血通絡,散瘀止痛;艾葉芳香走串,透諸經,引藥直達病所。諸藥合用,共奏清熱燥濕、祛風散結、消腫止痛之功效。因藥癥相符,故療效確切。本組研究表明:從兩組療效對比觀察結果來看,無論是治愈率和總有效率治療組都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且患者普遍反映使用本劑坐浴熏洗感到舒適輕松。將熏洗坐浴湯采用天津三延精密機械有限公司生產BZY-150K型自動煎藥包裝機煎成袋裝湯劑,具有見效快,療效好,使用方便,便于攜帶,易被廣大患者接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參考來源:熏洗坐浴湯治療痔瘡120例,陳友旺,中華醫學實踐雜志2004年第3卷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