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消化內科急重癥,內科治療無效時需考慮外科手術治療,為提高內科搶救成功率,我們自2001年以來應用奧曲肽治療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取得了滿意療效,現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30例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男21例,女9例,年齡27~68歲,平均41.2歲。其中
胃潰瘍9例,十二指腸球部潰瘍8例,復合性潰瘍4例,急性糜爛性出血性
胃炎8例,
胃癌1例。取隨機對照組30例。所有患者治療前后均經胃鏡檢查確診。兩組在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出血量、性別、年齡等方面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給予奧美拉唑靜注,對照組加用止血藥物(立止血靜注、止血定、止血芳酸靜點),所有患者常規補充血容量,需要輸血者(患者改變體位出現暈厥、血壓下降,收縮壓<90mmHg,血紅蛋白<70g/L)給予輸血。觀察組(奧曲肽組)靜注奧曲肽0.1mg后,給予奧曲肽0.2mg加入500ml液體維持靜滴,20滴/min。
1.3 觀察方法 在治療期間嚴密觀察患者嘔血及黑便量以及血壓、心率、尿量、血常規及肝腎功能。
1.4 臨床無活動出血的指標判定標準 經治療后嘔血和(或)黑便停止,血壓、心率穩定,血紅蛋白無下降。顯效:用藥后48h內達到以上指標;有效:用藥后48~72h內達到以上指標者;無效:用藥72h后仍有活動性出血。
2 結果
觀察組(奧曲肽組)效果明顯較對照組好。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效果比較(略)
注:兩組比較,P<0.01
3 討論
在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療中,抑酸劑療效可靠,目前多選用奧美拉唑,其為質子泵抑制劑,能特異性地作用于胃黏膜壁細胞,降低壁細胞中的H+K+ATP酶的活性,而抑制基礎胃酸和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其他止血藥效果欠肯定。奧曲肽是人工合成八肽生長抑素衍生物,能選擇性地收縮內臟血管,減少門脈、奇靜脈血流量,但對全身血流無影響,奧曲肽通過抑制具有血管活性的胃腸肽,如胰
高血糖素等,間接地使內臟血管收縮,奧曲肽亦能抑制胃泌素的釋放、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的釋放,使食管、胃黏膜免受胃酸的侵蝕,易于修復。另外奧曲肽亦有增加血小板聚集功能,利于止血。通過兩組病例的療效對比分析,證實奧曲肽組治療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療效明顯優于奧美拉唑組,且其療效肯定,雖然其費用較貴,但其能縮短病程,減少輸血量,減少手術治療的可能,其總體的費用要低于對照組。(參考來源:奧曲肽治療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療效觀察,施淑靜,中華現代內科學雜志2006年第3卷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