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是生活中的常見疾病,大家并不陌生,但有一種“藥源性胃病”,許多人卻并不了解。由藥物或用藥不當引起胃腸道損傷而引發的胃病,稱之為“藥物性胃病”,它可引起胃痛、反酸以及食欲減退等不適,甚至導致胃糜爛和出血。例如不少人在疼痛發生時習慣隨便買點止疼藥服用,認為快速達到鎮痛效果最重要,還以為短期使用這些藥不會有什么不良反應,卻不知道已經為胃腸道埋下了安全隱患。
百濟藥師提醒廣大朋友警惕傷胃藥,下面介紹幾種易損傷消化道的藥物。
止痛藥(撲熱息痛、消炎痛、布洛芬、阿司匹林等):
平常用的止痛片就是上述幾種藥物提取的混合物。在臨床上多用于神經性頭痛、肌肉關節酸疼、風濕病等。止痛片(藥)在胃內可直接損傷胃黏膜,破壞胃黏膜屏障,產生急性胃炎或胃出血。當胃黏膜本身有病變(胃炎、胃潰瘍)時,則很容易加重病情。
預防:一般認為,在胃炎、胃潰瘍活動期,應禁服止痛藥;在非活動期,應盡量少服止痛藥,并在進食后服,以減少對胃黏膜的損害作用。
感冒藥:
由于目前對病毒感染尚無特效藥,西藥治療感冒主要是對癥處理,如服速效感冒膠囊等,此類藥物含諸多解熱)鎮痛藥物(如阿司匹林、撲熱息痛等),可直接損傷胃黏膜,引起胃炎和潰瘍出血。
預防:不宜長期大量服此類藥物。服前,最好先服些胃黏膜保護劑,如:膠體鉍、硫糖鋁、米索前列醇等藥物。
阿司匹林(乙酰水楊酸、醋柳酸):
若大量服用,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久服,可引起胃腸出血及牙齦出血,還會誘發胃潰瘍病,或使原患的胃潰瘍惡化和穿孔。
預防:現主張服小劑量(每日100毫克)防血栓形成;應用本藥腸溶片;飲酒后禁服本藥;禁與糖皮質激素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