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
腹瀉是嬰幼兒時期的主要常見病和死亡原因之一,本院兒科對2003~2004年7~10月份的腹瀉患兒應用雙氟克尿塞、654-2、非那根、地塞米松治療,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120例本院兒科住院秋季腹瀉患兒,年齡3~20個月,男66例,女54例,病程多在3~4天以內,患兒大便次數<10次的45例,>10次的75例,大便呈蛋花湯樣或水樣便。伴發熱91例,嘔吐100例,輕度脫水50例,中度脫水61例。鏡檢大便無紅細胞和膿細胞,大便細菌培養無致病菌生長。
1.2 治療方法 120例患兒隨機分兩組,治療組、對照組各60組,但年齡、性別、病程、病情差異無顯著性。治療劑量:雙氫克尿塞1mg/kg;非那根1mg/kg; 地塞米松0.5mg/kg; 654-2 0.3~0.5mg/kg以上均為每次量,每日3次口服。治療組在常規治療(止吐、糾正脫水、酸中毒)的基礎上加用上述藥物治療。對照組在常規治療(腸道收斂劑,輸液糾正脫水酸中毒、電解質紊亂)必要時給予抗菌,抗病毒以及對癥處理加654-2 0.5mg/kg, 每日1次雙側足三里封閉。
2 治療結果
通過上述治療,顯效(嘔吐消失,大便正常,體溫正常,約1~1.5天)占46例,占82.9%; 有效(嘔吐消失,大便日2~3次,體溫正常,2~3天)占12例,占13.3%; 無效(有2例3天后糞便檢有膿細胞,便量減少,次數無明顯改善)占2例,占2.44%; 總有效率97.5%,見表1。
表1 兩組藥效比較 例(略)
3 討論
654-2屬乙酰膽堿阻斷劑,能選擇性阻斷腸平滑肌膽堿受體,抑制分泌,舒張平滑肌,解除微血管痙攣,改善腸壁微循環,減輕腸壁炎癥和水腫,減慢腸蠕動,并助腸黏膜恢復。雙氫克尿塞為中效利尿劑,通過腎的利尿作用,減短水分在胃腸道的停留時間,并根據機體情況,改變尿的質和量,維持水鹽和酸堿平衡。地塞米松可抗炎,減輕腸壁炎癥和水腫,還可使胃液分泌增加,增進食欲。非那根用于鎮吐和鎮靜催眠作用,與細胞組織釋放的組胺競爭H1受體,能拮抗組胺對胃腸道平滑收縮,解除組胺的致痙和充血作用,并通過鎮靜、催眠作用,控制進食水量。
近年來,本院兒科采用此方法治療嬰幼兒腹瀉,療效滿意,又減少患兒家長經濟開支,且藥源廣泛,治療簡單,副作用少,特別適用團場醫院。(參考來源:雙氫克尿塞、654-2、非那根、地塞米松治療嬰兒秋季腹瀉療效觀察,朱冬梅,中華醫學實踐雜志2006年第5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