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
便秘是一種功能性腸病,表現為持續困難的、不頻繁的或不完全的排便感,人口統計學顯示,便秘癥狀在人群中的發生率超過27%[1],所有年齡均可發生,以女性、非白種人、老年人居多[2]。近年來,隨著飲食結構的改變,以及精神、心理因素的影響,功能性便秘已成為影響現代人生活質量的重要病癥之一。今就水電十三局醫院門診自2005年11月~2006年11月間,觀察38例應用莫沙比利聯合
復方蘆薈膠囊治療的患者,效果顯著,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莫沙比利聯合復方蘆薈膠囊治療組病例38例,其中男8例,女30例,年齡18~65歲,平均48.5歲。單用復方蘆薈膠囊對照組病例37例,年齡18~63歲,其中男7例,女30例,平均年齡50.1歲。
1.2 選擇標準 門診選擇病例75例,隨機分為兩組,入選標準:年齡18~65歲,性別不限,符合羅馬Ⅲ標準,試驗前4周內B超檢查排除肝、膽、胰腺系統疾;經內鏡或鋇灌腸檢查排除結腸和直腸器質性疾;1周前停用抗膽堿、解痙和其他促胃腸動力藥物;排除有
腸易激綜合征癥狀;伴有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者;合并精神疾病或嚴重神經官能癥者;不能表達主觀不適癥狀者;合并某些疾病不能停用抗膽堿、解痙藥物者[3];妊娠或哺乳期婦女;對試驗藥物過敏者;依從性差者。
1.3 用藥方法 治療組應用莫沙比利5 mg,3次/d,餐前15~30 min服用,復方蘆薈膠囊2粒,2次/d;對照組單獨使用復方蘆薈膠囊2粒,2次/d。
1.4 觀察方法
1.4.1 排便次數 病人記日記,登記于病人日志表,排便次數統計以周為時間單位。
1.4.2 大便性狀 按Bristor大便性狀分型:1型:分離的硬團;2型:團塊;3型:干裂的香腸狀;4型:柔軟的香腸狀;5型:軟的團塊;6型:泥漿狀;7型:水樣便。1、2、3及6、7型為異常,4、5型為正常。大便性狀評分統計以周為時間單位。
1.4.3 排便困難程度 0分為無困難;1分為排便費力,需用力才能排出;2分為糞便呈團塊或硬結,非常用力才能勉強排出;3分為排便不盡感,或排便時肛門阻塞感,或肛門直腸梗阻;4分為排便需用方法協助,如按摩肛周甚至用手摳。
2 結果
分別服藥治療2周后。
2.1 排便次數統計 患者服藥前門診日志記錄4周,服藥治療2周,分別記錄各組病例排便次數并統計平均值,見表1。表1 病例排便次數統計平均 注:χ2=157.6,P<0.05,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 大便性狀變化統計 見表2。
2.3 排便困難程度統計 見表3。兩組患者比較P<0.05,治療組病例癥狀緩解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 表2 病例大便性狀統計情況表3 病例排便困難程度統計情況
3 討論
莫沙比利為5-HT4受體激動劑,具有促進副交感神經末梢釋放乙酰膽堿,增加胃腸運動的藥理作用[4]。有報道表明,莫沙比利可使回腸蠕動性收縮峰值顯著增加,收縮傳導加快,并發現莫沙比利可縮短結腸傳輸時間,可加速功能性便秘患者的腸蠕動。而復方蘆薈膠囊是以中藥材為主的含蘆薈、青黛、朱砂、琥珀等,以軟化大便,增加糞便體積為主要作用的通便劑,有清肝瀉熱、潤腸通便、寧心安神的作用。兩種藥物相輔相成,對功能性便秘治療有效,臨床應用后患者生活質量提高,副作用主要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偶有大便稀溏,待稍適減量后癥狀可緩解,完全可耐受,但目前為止,對上述兩種藥物的應用療程正在探討中。(參考文獻:莫沙比利聯合復方蘆薈膠囊治療功能性便秘38例分析,楊艷青,中華現代內科學雜志2007年第4卷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