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什么是感染傷口?傷口感染是病原微生物通過傷口侵入機體后,在體內生長、繁殖,致機體的正常功能、代謝、組織結構受到破壞,引起組織損傷性病變的病理反應。合理的感染傷口護理,有助于傷口快速愈合。那么,感染傷口護理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感染傷口的縫合需要有一定的條件:
1、傷口周邊的皮膚應該光潔,創面無水腫滲出。肉芽組織鮮嫩,皮膚應該具有一定的張力,但張力不能過大。
2、閉合后的傷口內組織內壓不能過高,否則會影響或阻礙局部組織的血液循環,影響傷口的愈合。
3、正常的組織修復是由原有的細胞增生來完成的,不同組織的細胞其增生能力不同,增生速度也不相等。所以要求縫合時將各層組織嚴密對合并使其間隙最小。
一、前期處理
1、皮膚創面的處理皮膚軟組織在清創或切開引流時,就應注意盡可能多地保留有生機能力的皮膚組織,為維持皮膚的張力打好基礎?p合前3天,每天用2%的雙氧水清洗擦試傷口周圍的皮膚,使其光潔,注意保持皮膚的完整性。
2、肉芽組織的處理感染性傷口經充分的引流后,傷口內生成新的肉芽組織,由于各種不同的原因,往往導致肉芽水腫、過度增長、生長停滯、從而影響傷口縫合質量。肉芽組織水腫可選用10%的高滲鹽水濕敷;過度增長的肉芽組織,可用剪刀予以剪除;肉芽組織顏色灰暗,生長停滯,可在每次換藥時用有齒鑷夾持刺激肉芽組織。
去除老化的,促使新肉芽組織生長,或敷用中藥生肌膏、生機散等去腐生肌藥物。適宜的肉芽組織應該局限在傷口皮下組織內的水平,不能超出皮膚邊緣。
3、抗生素的選擇感染性傷口根據致病細菌種類不同,選用不同的抗生素。
傷口換藥時,酌情取創面分泌物送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確定抗生素。每天根據傷口大小,選用適量的敏感抗生素鹽水紗條濕敷創面,這樣可使抗生素在皮膚創緣和軟組織(肉芽組織)上分布均勻,以增強局部組織的抗菌效果,從而達到最有效的抗菌作用。
二、縫合
感染性傷口縫合時,首先要切除皮膚邊緣0.5cm以內的皮膚組織,形成新的創面,有利于傷口皮膚的粘合。
百濟護理師溫馨提醒:綜上所述內容,介紹了感染傷口護理的一些方法。另外在傷口護理的過程中,補鋅可有利于傷口愈合,補鋅的主要方法是進食富含鋅的食物。富含鋅的食物有:深海魚和紫菜等海產品,牛肉、豬肝、豬腎等,核桃、花生等堅果,以及豆類食品如黃豆、蠶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