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瘡是由于體表局部組織因長期臥床受壓,引起神經營養紊亂及血液循環障礙,局部軟組織持續缺血,營養不良發生壞死及潰爛,中醫稱本病為“席床”。防治褥瘡重在日常護理,并強調保持患者褥瘡傷口皮膚清潔和干燥。本文就褥瘡傷口的治療作一詳細解答。
褥瘡其臨床特征為:
(1)無痛;
(2)褥瘡傷口邊緣硬而干燥,輪廓常呈圓形或火山口狀;
(3)褥瘡傷口從表皮擴延到皮下及深部組織,有裂隙交其分隔成數個部分,不易充分引流;
(4)褥瘡傷口分布于潰瘍床的肉芽組織呈灰白色,伴繼發感染時有惡臭分泌物或膿性分泌物流出,穿入深部組織,使股腱、骨膜發炎、變厚、硬化,并破壞其骨質及關節。
褥瘡傷口的治療要點有:(1)合理使用適當的外用藥;(2)減壓:勤翻身、使用氣墊床等;(3)加強營養;(4)配合原發病的治療。必須根據病人具體情況進行全身綜合治療及局部受壓組織的保護治療。采取定時翻身,補充營養,防止機體分解大于合成,使用保護用具等方法進行綜合處理才能收到比較理想的康復療效。
強調保持患者褥瘡傷口皮膚清潔和干燥。患者未受損的皮膚,應用肥皂和溫水清洗,盡量避免使用有刺激性的液體。每次翻身時,應仔細檢查易發生褥瘡部位的皮膚。床單要求保持清潔無皺褶、干燥。
常規使用醫院床墊臥床不起的患者,骶骨及大轉子下的皮膚部位,仰臥并取90度側位的,氧分壓(PO2)下降到零,因此,側臥位時最好傾斜30度,對預防褥瘡較理想。這種側臥傾斜體位可消除大轉子及骶骨部位的局部壓力。采用這種體位時,可在骶骨上、肩胛骨下用枕頭支撐保護病人,另放一枕頭于兩膝之間,體位不正確時,在骶骨及支撐面可考慮伸手協助,以幫助患者擺正體位。
日常護理注意事項:
1、給患者鋪的墊子,要柔軟,最好使用專業褥瘡墊(常見的為電動充氣墊),以減少患者肢體和墊子的接觸壓力;
2、日常護理,要經常給患者翻身,換體位(專業褥瘡墊,通過充氣/放氣循環動作,可起到類似換體位的效果)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褥瘡患者都應保持高蛋白飲食,以促進褥瘡傷口愈合,異常褥瘡傷口愈合的表現為傷口分離,脊髓損傷患者的傷口往往延遲愈合, 而正常充血反應性傷口不發生延遲愈合,褥瘡傷口感染的常見體征有疼痛,傷口發熱,但截癱病人無知覺、肌痙攣或寒顫增加者常見于膿毒血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