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癱是由于直接操作(如火器、刀刺傷等)和間接操作(脊椎骨折、脫位等)脊髓所致。脊柱操作可影響到肌肉逐漸萎縮、喪失有關的感覺和知覺、某些器官功能受損(如膀胱失控等)或失去某些活動能力等,嚴重的有生命危險。所以,外傷性截癱者應積極早期進行搶救與合理治療,加強護理工作,爭取脊椎骨折、脫臼達到復位和脊髓功能早期最大限度地恢復。
截癱是由于直接操作(如火器、刀刺傷等)和間接操作(脊椎
骨折、脫位等)脊髓所致。脊柱操作可影響到肌肉逐漸萎縮、喪失有關的感覺和知覺、某些器官功能受損(如膀胱失控等)或失去某些活動能力等,嚴重的有生命危險。所以,外傷性截癱者應積極早期進行搶救與合理治療,加強護理工作,爭取脊椎骨折、脫臼達到復位和脊髓功能早期最大限度地恢復。
外傷性截癱的患者,上肢功能正常,下肢沒感覺,大小便失禁,冬天除了保暖,還需要注意哪些,尤其是是坐輪椅的時候,比如坐幾小時為易,多久要活動下肢體等?.
一、器材準備:
(一)準備翻身床或硬板床。
(二)頸椎骨折合并高位截癱,宜用彈簧軟墊,應準備急救器材,如吸引器,所管切開包、氧氣和急救藥品,頸兩側用砂袋固定,防止頸部轉動!
二、并發癥的防治:
(一)保持呼吸道通暢及予防肺炎,應經常鼓勵并積極協助病人咳嗽排痰,分泌物多時有窒息的危險,應及早作氣管切開,及時排痰,使呼吸道通暢,吸痰后可滴入糜旦白酶數滴以防呼吸道感染!
(二)防止高熱中暑:體溫39℃給予物理降溫,用冰袋冷敷,溫水擦浴,T39℃以上可用酒精,溫水擦浴!
(三)予防尿路感染及促進膀胱排尿功能的恢復
1. 放留置
導尿管,每4h放尿一次,輸液病人可根據尿量多少2-3h放尿一次!
2. 膀胱沖洗,每日用生理鹽水沖洗膀胱一次,如有感染改用1:5000呋喃西林液沖洗,并增加沖洗次數,每次沖洗要達到抽出的液體清亮無沉渣為止!
3. 鼓勵病人多喝水,夏天多吃西瓜,以增加尿量。
4. 每周更換尿管一次在拔管前要盡量將尿排盡,拔除導尿管后應讓尿道休息數h,訓練病人的排尿功能教會病人自己作膀胱區按摩,充盈性膀胱排尿時,適當壓迫膀胱,使尿液盡量排盡,減少殘余尿量,但不能用力過大,以防膀胱破裂,如反射性排尿形成殘余尿量(排盡后立即導尿的尿量)在100ml以下,可不再插尿管。
5. 每次插導尿管、放尿、沖洗膀胱等操作時要求嚴格無菌操作,防止尿路感染!
(四)褥瘡予防
1. 腰椎骨折合并截癱,腰背部墊軟枕,臀部墊氣圈,高位截癱頭部墊軟枕!
2. 兩腿下墊軟枕,踝部墊小棉圈!
3. 早期每2h翻身一次,以后根據病情好轉程度逐步改為3-4h翻身一次。
4. 床鋪保持清潔干燥,皮膚經常清洗,排泄物及時處理干凈。
(五)腹脹與便秘的護理:脊柱骨折合并截癱患者,傷后由于腹后壁血腫刺激以及過伸位等原因,常有腹脹,對腹脹嚴重者用胃腸減壓器或肛管排氣。便秘早期可用灌腸法,每周2次!
(六)予防關節僵硬和攣縮畸形:每日兩次作肌肉按摩和活動關節,以防
肌肉萎縮和發生關節固定畸形,足部用軟枕支墊使踝關節保持90°位置,以防足下垂畸形。
(七)予防燙傷:截癱病人因感覺喪失,可發生燙傷或凍傷,教育陪人、家屬慎用熱水袋,擦澡、洗腳等水溫應低于正常人,一般不應用熱敷,如病情需要時一定測量溫度,以50°為宜,灌腸溫度為39℃。
三、飲食營養:給于營養飲食,傷后早期,多數病人有腹脹,應給于不脹氣全流,腹脹消除后根據病情給半流或普食,高位截癱病人特別是并發大褥瘡者,由于創面大,丟失血漿旦白較多,必要時可多次少量輸血并給予特食!
四、精神護理:受傷后病人思想顧慮多,護理人員要加強思想工作,不斷給予精神上的安慰與鼓勵,使之樹立戰勝傷殘的信心,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密切配合治療,加強功能鍛煉!
五、功能鍛煉:三個月左右,即可下床和下地作功能鍛煉,先在床上練習腹肌、背肌、臀部及上肢的肌力,然后在醫護人員的協助和指導下,借助夾板,支架拐仗或特殊設備,訓練鍛煉病人練習站立或行走,最后達到生活自理,病人下床要注意保護,防止病人跌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