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大多對熱比較敏感,紫外線也是病毒們的“克星”,以流感病毒為例,用紫外線直射病毒可以依次破壞其感染力、血凝素活性和神經氨酸酶活性。流感病毒直射在陽光下40至48小時即可失去活性,如果用紫外線直接照射流感病毒,可以迅速破壞其感染性。
目前使用紫外線消毒殺菌燈,存在的問題是對燈管照副強度之衰退未被使用者所重視,認為燈只要亮著,就一定具有殺菌能力。都以一般使用日光燈的觀念來評估,以目視其可見光芒的強弱,及可見光芒之游離度來判定好壞。這樣的方法,極易被誤解,而將未具有消毒殺菌能力之燈管繼續(xù)使用,當然也將未被徹底消毒殺菌之物品,誤認為已完成消毒殺菌,而加以使用。因而導致感染、中毒、致病之結果,而找不到致病之原因,豈不因小失大。到底燈管的好壞要如何判定?要如何使用?使用的注意事項時什么?
1、依據消毒殺菌技術標準的指導,每一種微生物都有其特定紫外線殺滅、死亡劑量標準,其劑量是照射強度與照射時間的乘積{K(殺菌劑量)=I(輻照強度)t(照射時間)}。從公式得知,高強度短時間與低強度長時間之照射其效果是相同的。雖然根據公司,紫外線殺菌燈具備時間累積和輻射強度累積殺菌的效果,但如果輻照強度過低,則達不到殺菌消毒的效力,因此盡量及時更換紫外線殺菌燈。
2、由于紫外線殺菌燈一般采用的是185nm或254nm的波長,所以其紫外線穿透能力非常差,任何紙片、鉛玻璃、塑料都會遮擋住光線,從而大幅減低輻照強度。因此殺菌燈管上的灰塵、油漬都會直接影響其穿透能力。所以新燈管在使用前,應用沾以75%酒精的紗布擦拭,清除油漬、手汗及灰塵。使用中之燈管、石英管應定期擦拭清潔(根據使用頻率決定),以免影響紫外線穿透率及照射強度。
3、紫外線對細菌有強大的殺傷力,對人體同樣有一定的傷害,人體最易受傷的部位是眼角膜,因此在任何時候都不可用眼睛直視點亮著的燈管,以免受傷。萬一必須要看時,應用普通玻璃(戴眼鏡)或透光塑料片,作為防護面罩。千萬勿錯用石英玻璃,因為普通玻璃對紫外線幾乎完全無法透過的,而石英玻璃則相反。一旦受傷,不必驚慌,面部灼傷,幾天后表皮脫落,不藥而愈。眼睛受傷會紅腫、流淚、刺痛,約三、四天才能痊愈。不論如何,一遇到傷害,仍然建議立即至醫(yī)生處求診。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紫外線殺菌燈具有水流均勻、無死角、光射條件好、殺菌徹底、能耗低、安裝靈活方便等特點。建議紫外線殺菌燈的燈管連續(xù)使用4000-5000小時后更換,或間斷性使用1年后即須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