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女性會陰位于尿道口、陰道口、肛門交匯這一特殊部位,很容易受到各種污染,而且產后又有惡露,非常易于發生感染,使傷口不易愈合。因此,新媽媽們在產褥期一定要注意護理。保持清潔當然是首要的護理,那么產后陰傷口的一般護理和辯證施護具體有哪些呢?百濟藥師專業為您解答。
一、一般護理
1、保持病區環境安靜,使產婦睡眠休息好,以恢復體力,盡量保持會陰傷口清潔、干燥,指導產婦大便后及時清洗,勤換紙墊、內褲、床單保持清潔,避免污染暴露的會陰傷口。
2、合理調配飲食,飲食為血氣生化之源,指導家屬和產婦進食富有營養、易消化、高蛋白、高能量和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以增加營養,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利于傷口愈合。
3、鼓勵產婦適當下床活動,但避免劇烈運動,并囑產婦多食含維生素的蔬菜,避免產后便秘,以免影響傷口愈合甚至傷口裂開。
指導產婦正確臥位,盡量向健側臥位,減少惡露浸入傷口而影響傷口愈合,不拆線者在1周內或拆線者在拆線后1周內避免下蹲姿勢,防止傷口裂開。
二、辨證施護
1、情志護理
新產以后若有情緒波動,或大喜過望、或所愿不得、或遭冷言碎語等,產生過度興奮、疲勞或過度思慮、憂郁、必然加重產婦氣機逆亂、氣血虧損、致臟腑功能失調,加重會陰部氣滯血瘀,不利于傷口愈合。故情志護理是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并貫穿于治療的始終。針對產婦的不同思想情緒,要誠懇開導,耐心地說明情緒變化與飲食、休息睡眠的關系,對體力恢復和傷口愈合的重要性。工作中關心體諒產婦的感受,盡量保持產婦的情緒穩定。使產婦積極地配合治療護理,對傷口愈合起到促進作用。
2、傷口施護
嚴格無菌技術操作規程和清毒隔離原則,防止院內交叉污染。保持外陰清潔,每天用溫開水兌5%藥液沖洗會陰2次/日,沖洗后仔細觀察傷口情況,檢查會陰部有無血腫、紅腫、縫線是否過緊嵌入組織,有無異常分泌物或硬結,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處理。對會陰瘀血腫脹、水腫者,術后24小時給50%硫酸鎂或95%乙醇溶液濕熱敷,并根據情況加會陰電烤或紅外線局部照射,每日2次,每次20~30分鐘,通過局部熱敷和電烤或紅外線照射,可增加局部細胞分子活動、皮膚毛細血管擴張、使水分及代謝產物吸收、消散,達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目的,有利于組織的再生和修復,促進傷口愈合。
合理的傷口護理是傷口愈合的基本前提,新媽媽們的產后一定要注意正確的傷口護理方法,并注意休息,以恢復體力。